给老板打工的日子 作品

第388章 改建暖棚(第2页)

  “哎,哎,我好好说,这不是当时吓了一跳嘛,就忍不住念叨,是木仓,木仓知道吧,我第一次见到手木仓呢,当年那小鬼子也就是个步木仓,这么老长了,这短木仓,我可是头一回见,能不被吓一跳啊,后怕着呢,哎哟,我的妈呀,老太太我一把年纪了,要是那人真给我来一下,可不就交代了。”

  “对,那闺女让我来的,她人还在原地等着呢,哟,你看我光顾着说了,差点把正事儿给忘了,赶紧的你赶紧喊上几个人跟我过去,把人给带回来去。”

  林立钟在外面是听得直翻白眼,啧,真要是指望这大娘,可算是吃枣药丸,等她带人过去,人早就跑了。

  林立钟跟着那两人进到大厅的时候,正好看到那大娘带着人准备往外走呢。

  “哎,闺女,闺女,真是你啊,这是找到帮手了,把人给带回来了啊。领导,我说的就是这闺女。”大娘指着林立钟就喊人了。

  “好,曹大妈,您先回去吧,接下来我们处理就行。”

  “好,那我街道那边.....”

  “放心吧,曹大妈这么热心的群众,咱们肯定得发通报表扬的,”

  “哎,好,好,那我就先走了啊。”老太太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美滋滋地离开了,有了这么个表扬,他们家的成分就不一样了。

  由于曹老太太的帮忙,林立钟接下来就容易多了,她只要补充一下曹老太太没有说到的地方就可以了,所以,前后也就二十来分钟,就从派出所里出来了。

  林立钟一路小跑,终于赶到了跟冬爷和顾明城约好的地方,路上急匆匆的,从空间胡乱拿了一些东西出来,也没注意是啥,结果,我往车上放的时候,顾明城下意识地回过了头去,林立钟才发现,她把卫生纸也拿出来了,怪不得顾明城是这种反应,赶紧把底下的东西翻到了上面,盖住,才缓解了尴尬。

  这次接到的东西不少,除去从百货大楼买到的新型塑料布,林立钟还往里加了不少旧的,就是去年用的那种厚厚的塑料布,所以,整个马车都被占据了,关键是这东西还不轻快,所以,回去的时候,他们三个都是跑着的,冬爷在前面牵着马,林立钟跟顾明城在后面跟着。

  终于午饭之前赶回了靠山村。

  一进村子,就被在村口来回走动的代老头给发现了。

  “哎,你们可算是回来了,不就是去邮局拿个东西嘛,怎么这么长时间。”代老头一下就被马车上的东西给吸引了,刚才装车的时候,旧款的塑料布是在下面的,上面放着的是新款的塑料布,就是那种透明度更高的。“哎哟,这可是好东西啊,小丫头,这次滨城没白跑啊,能买到这么好的东西。”

  “代老头,这都大中午了,要不咱们先回去吃个饭,吃完之后再讨论。”

  “对,对,走,先回家。立钟啊,要不中午你跟我们凑合一顿得了。”

  “不行,我二奶奶肯定做好饭了,我得回去吃,”

  在路口分开之后,冬爷,顾明城和代老头就回谭嘉平的院子了,林立钟则是往自己家的方向走去。

  午饭之后,林立钟就立即往谭嘉平那边去了,看到这些塑料布,林立钟突然想起了前世看到的一种暖棚。

  感谢强大的某音,让前世整天在住处和办公室之间忙碌的她了解到了更多的信息。

  前世看段子的时候,就被这边的冷给震撼到了,重生之后,亲身体验之后,才明白,网友还是谦虚了。

  不过,勤劳勇敢又有智慧的劳动人民,还是想出了很多过冬的法子,其中有一个阳光暖棚就不错。去年的时候,她被自己的惯性思维给限制住了,完全没有想起这种“经济实惠”的方式。

  傻傻地忙活了一个冬天,天天给暖棚烧炉子,就怕里面的菜菜给冻死了。

  既然今年让她给想起来了,那就一定得改,就算谭嘉平不改,她也要把自己院子里的给改了。

  于是,下午开会的时候,林立钟就把自己的想法给提了。

  没想到,谭嘉平也好,老支书也好,还都同意,甚至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方法,跟前世自己看到的相差无几。

  自己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路和想法,老支书和村里人就自动地给完善了,果然,这东西,它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

  谭嘉平一向是个行动派,既然说定了,他就要开工,跟老支书和村长商量之后,很快就开始从村里找人改建暖棚。

  人多力量大,当然了,人多也费饭。在乡下,要盖房子啥的,一般都是请人帮忙,这忙也不是白帮,你得管饭。

  于是,林立钟跟顾明城就在院子里跟着才村里的大妈们做了两天饭,主要是打下手。这饭菜也是相当丰富了,有肉有菜有粉条,林立钟觉得她要是不收着点,这一锅都不够她造的,也是奇了怪了,这中老年妇女的手艺,那真是相当可以了。饭菜丰富,人的干劲儿就足。

  暖棚的建设很快就完成了,村里也跟着热闹起来,简直是比过年还热闹的那种,谭嘉平那里被围观了好几天,大家都碍于跟谭嘉平不熟悉,就不太敢进去参观,只敢在外面看,直到林立钟院子里的建好了之后,村里的七大姑八大姨的才有了好去处,林二奶奶就忙碌了起来,还好没开春,大家都闲着,不然多耽误事儿啊。

  林二爷爷被这一屋子的人,直接给劝退了,只能跑到谭嘉平家里去跟他们凑数去了。当然了,也不是白去的,他把林立钟封屋子的做法,告诉了谭嘉平,直接让谭嘉平这屋子的温度又上了一个层次。

  几个人整天围着那点地上的麦子,叽叽喳喳,都是年过半百的老头了,谁也不嫌弃谁。

  之后,知青点和村委的院子也被利用了起来,全都建成了一样的暖棚,为此还专门跟老支书商量着也加人,专门负责看护这些暖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