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恭送秦公子


  秦明没有再理会王振,转身朝郑楚儿道:

  “郑娘子,麻烦你准备一下笔墨纸砚。”

  郑楚儿闻言面上一喜说道:

  “好,奴家这就去安排。”

  很快郑楚儿便让人搬来了书案,郑楚儿更是亲自铺好了纸张,双手将毛笔递到了秦明面前。

  秦明拿起笔,淡淡的看了屋中的众人一眼,然后伏案写下了《青玉案.元夕》几个大字。

  接着便在众人惊疑的目光中。

  笔走龙蛇,刷刷刷的写了起来。

  众人看到秦明不假思索便开始落笔,不由便窃窃私语了起来。

  “崔兄,你看他似乎是想也没想便落笔了,这是不是有些太过儿戏了?”

  “依某看啊,这秦公子可能是破罐子破摔了,他这样要真能写出什么好诗来,太阳都能从西边出来。”

  “说的也是,哪有这样写诗的,与其写一篇狗屁不通的诗文,还不如刚刚直接离开呢?”

  “也许他早已打好腹稿了也说不定呢?”

  “怎么可能?要是早有腹稿,那刚刚直接写出来不就好了吗?”

  “.....”

  秦明没有理会众人的窃窃私语,只是自顾自的在纸上落笔。

  一旁磨墨的郑楚儿,先是看着秦明的字发了一会儿呆,然后便随着秦明的落笔,她眼神越来越亮,禁不住一字一句的念道: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随着郑楚儿的诵读,屋内一下子便安静了下来。

  虽然前两句,他们暂时没有琢磨透,但是后两句却是把上元节热闹的街景形容的淋漓尽致。

  众人还在回味着上阙的意境,郑楚儿已经把下阙念了出来。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屋内众人闻言一下子全都沉默了,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长短句。

  虽然听着有些奇怪,但来人大多是文人,或者是阁里的清倌人,一下子便品出了这首词的妙处。

  这首词上半阕写的景,道尽了正月十五的晚上,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景象。

  而到了下半阙,突然画风一转,写一个具体的人,通过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把个人的欢乐自然地融进了节日的欢乐之中。

  此等写法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

  秦明将手里的毛笔往身后一抛,朝众人说道:

  “某现在可以走了吗?”

  众人闻言愣了一下,但很快便有人反应过来。

  崔三郎率先走出人群,恭恭敬敬的朝秦明行了一礼说道:

  “清河崔氏崔三郎恭送秦公子。”

  接着陆续有人走出人群。

  “博陵崔氏崔五郎恭送秦公子。”

  “荥阳郑氏郑成恭送秦公子。”

  ....

  众人见五姓七望的公子哥们都行礼了,生怕自己落后了,于是纷纷朝秦明行礼。

  一时间包厢内,满是拱着双手的年轻学子和俯身行礼的清倌人,场面甚为壮观。

  秦明见状问问颔首,然后朝身边的发呆的尉迟晚柠说道:

  “宝琳兄,咱们走吧?”

  尉迟宝琳闻言身子一颤,这才从秦明写的长短句中,回过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