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斩(第2页)





    此时,刑台上已跪满了死囚,旁边还黑压压跪着一片。




    “这么多人?得有六七百名吧?”




    “差不多,据说这几名宿老,殿前指责陛下昏庸,导致大唐连年遭灾……”




    “瘟疫不是被房遗爱克制了?”




    “他们事先不知道呗,还往圣人身上泼脏水。”




    “有病吧?贞观朝才消停几年?忘了十八路反王大杀四方的时候了?”




    ……




    听着围观的人们议论。




    大理寺少卿孙伏伽,坐在高台上,面无表情的望着台下的一切,等待时间。




    死,也是有讲究的。




    《唐六典》规定:一般平民、低阶官员皆在市场公开处死;五品以上官员如非犯恶逆以上的罪行,准许在家中自尽;七品以上、皇族、妇人犯非斩刑的死罪,都在隐密处,处以绞刑。




    郑家这一支。




    从官职上论,还没有一个上五品的,




    只能公开处刑,无法享受到高级官员带来的体面,这也是斩首示众的目的:




    听话,不然下一个就是你!




    午时三刻。




    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孙伏伽,注视着刑台,淡淡命令道:“开始行刑。”




    砰!




    犯人们的脑袋被按在木墩上,露出脆弱的脖颈。




    侩子手高举屠刀,干净利索的手起刀落,一颗人头“噗通”一声掉在了血泊里。




    然后马不停蹄。




    一波一波的犯人被带上来。




    侩子手不断的挥刀断头……六百多颗头颅,还是饱读诗书的文人的,这场面,让在场人的大开眼界。




    有叫好的,有哇哇大吐的,还有哭喊着要回家的……




    刑台上人头滚滚。




    台下围观的人们哭爹喊娘,乱糟糟的。




    郑继海披头散发,跪在刑台上,看着自家族人一个个被拉上去砍头,眼中没有一丝波澜,像是活死人一般。




    直到看到他最疼爱的小孙子,满脸惊恐的被压上台,看着他刚刚吐出两个字:“阿翁……”




    郑继海的眼珠,才转动了一下。




    “噗!”




    小孙子被一刀断头,溅血溅了他一脸。




    郑继海再次呆滞,跪在原地良久,猛地仰天长啸:“啊——!”




    “噗!”




    声音戛然而止。




    旁边的侩子手,收回了屠刀,啐了一口:“他娘的!鬼叫什么,吓了老子一跳。”




    ……




    蒲州府。




    几个看门的门卫,正百无聊赖的站着,忽然见不远处,浩浩荡荡来了一批骑士。




    对方走的并不快。




    影影绰绰中,依稀可见中间还绑着不少人,再往后,是长长的车队。




    “咦?他们是作甚的?”




    “不知道,服饰没见过,反正不是府兵。”




    “嘶……我知道了!是百骑!”




    其中一个门卫脸色大变,转身就往府里跑。




    很快。




    刺使,长史,别驾,司马等等,一群人从府里快步走出。




    蒲州是上州,刺使是一个从三品下的大官,出了门,一看快到眼前的车队,愣了一下后抱拳道:




    “某乃蒲州刺使陈度,恭迎百骑亲军。”




    “原来是陈刺使。”房赢笑眯眯的下了马,将文书递了过去:




    “某乃百骑司房赢,奉命来河东道监察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