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4章


    第1144章




    西突厥之于唐朝。




    关系并非一成不变。




    如果将时光追溯到二十多年前,彼时的唐朝与西突厥,还是亲密无间的盟友。




    公元617年,大唐初立。




    次年,统叶护继位。




    本着远交近攻原则,双方开始了长达九年的蜜月期。




    在共御东突厥的过程中,唐廷低调发育,统叶护则像开了挂,东征西讨,一统西域。




    将西突厥汉国推向极盛。




    对此,《旧唐书》不吝夸赞:




    “统叶护可汗,勇而有谋,善攻战。”




    “遂北并铁勒,西拒波斯,南接罽宾,悉归之。控弦数十万,霸有西域......西戎之盛,未之有也。”




    然后。




    一切在贞观元年戛然而止。




    西突厥出现了反骨仔......公元628年,统叶护被叔父贺莫咄谋杀,后者自立为俟毗可汗。




    从此,西突厥进入长期的内乱不休。




    在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政权更替中,唐朝一直在支持泥孰派......其首任“咄陆可汗”,曾在武德年入唐,与李世民结拜为兄弟。




    一直到后来的同娥、薄布恃勤,均为亲唐派。




    后者被封为“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建牙于睢合水北,称“南庭”,并屡次向唐遣使朝贡。




    “只可惜,在对峙的过程中,‘北庭’逐渐占据了上风。”




    “并不断东进,占领了原属于泥孰派的焉耆,已经对我大唐西部构成了威胁......”




    李世民坐在微微晃动的马车中,目光深邃:




    “虽然不想承认,可朕也知道,朕以夷制夷的战略,已经彻底告吹......”




    额?




    这话怎么接?




    ....皇帝承认自己失策了,可以提现自己的气度,有胸襟。




    可如果别人顺杆爬,就是不识好歹了。




    于是房俊沉默了一下,说道:




    “所以,您敏锐的意识到,必须放弃寻找代理人的想法,直接出兵进军西域....”




    他成功顺延,借机小小拍了个马屁:




    “因为属下知道,您的目光,从未局限于高昌,而是投向了比更辽阔的丝路。”




    “毕竟,只有西突厥这样的强大存在,才能引发您的兴趣。”




    “呵呵呵呵......”




    李世民果然老怀甚慰:“长安俊杰无数,唯俊儿甚得朕心!”




    “陛下谬赞了。”房俊赶忙做谦虚状。




    “不过,有个问题......”




    李世民抚须说道:“群臣反对发兵高昌的理由很明确,主要是两个‘难’字。”




    “一是出兵难,万里用兵,恐难得志。”




    “二是治理难,界居绝域,不可以守。”




    “可无论哪种难,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钱’字!”




    说罢,目光烁烁的盯着房俊。




    房俊心头一跳:“您想让我帮您挣钱?”




    “孺子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