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2页)





    大家一看他来了,一个个挤眉弄眼儿的,非逼着他老实交代和武小青到底是什么关系?要不然潘国富为什么要跟他拼命?




    林致远嘻嘻哈哈的,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接他们的话茬。




    大家问了一会儿看林致远的嘴实在太严,问不出什么,也都泄了气,话题又重新回到国库券上。




    林致远心中大喜,他重生后能想到的最快捷的发财方法就是国库券,没想到聂长水自动送上门来了。




    前世,他看过一本中国股市牛人牛百万的自传。




    自传中记载了牛百万发财的全过程。




    他的第一桶金就是来自倒腾国库券。




    一九八八年四月二十一日,央行发布了一条通知,从此以后老百姓可以自由买卖国库券。牛百万就是靠着这条消息,从甬城银行以一百元的价格吃进国库券,然后在沪市以一百一十二元的价格卖出。




    牛百万就是靠着异地国库券的价格差异,迅速累积起了巨额财富。




    这本自传给了林致远很大的启发。因为在东北,像革钢这样的大型国企比比皆是,银行发行国库券往往实行的是硬性摊派制度,不管职工愿不愿意,每个人都要或多或少购买一些,一般来说工人每月要买十元,干部要买二十元,长期积累下,革钢的职工家庭中,基本上家家都有个几百块钱的国库券。




    有很多家庭遇到难事时,就低价出售国库券换取现金。所以在革安,国购券的价格基本常年稳定在七八十元左右。




    林致远之所以认为重生之后挣钱很轻松,就是因为这个。




    “长水哥,正巧我爸还让我帮着买点国库券呢,你要是着急要现钱可以卖给我。”




    “行啊,大林,你可是帮我的忙了,现在外面收国库券的价格是七十五块钱,你给我七十就行,不过我手里有一百二十块钱,你能全收吗?”聂长水眼巴巴的看着林致远。




    “没问题,不过我可不能七十块钱收。”林致远卖了个关子。




    聂长水一咬牙,“再低点也行。”




    林致远展颜一笑,“长水哥,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我怎么能占你便宜呢?外面多少钱,我这里就多少钱,七十五,一分钱都不少你的。”




    聂长水乐了,“大林,够意思,你不像别的大学生,两只眼睛都长在头顶上,瞧不起我们这些臭工人。”




    “长水哥,你这是埋汰我了,我爸我妈都是革钢的工人,我瞧不起谁,也不能瞧不起我爸我妈呀!”林致远几句话就迅速的拉近了和这些工人师傅的距离,这让王大山很有些吃惊。




    在他的印象中,林致远虽然没什么架子,但是骨子里还是有那股大学生的傲气的,只不过显露的不是那么明显而已。




    王大山觉得,昨天之后,林致远好像有些变化,但是哪里变了他又说不清楚。




    林致远和聂长水约好明天中午,还在食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大林,我手里也有二百来块钱的国库券,你能收吗?”又有一个叫赵万军的工人想卖国库券,林致远痛快的答应下来。




    吃过饭后,林致远上了三楼,敲开了厂长办公室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