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8章


    第1958章




    这两人张口结舌,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杨仲文壮着胆子试探的问了一句,“林总,是不是工人没钱啊?”




    林致远大摇其头,“不是,就拿我父亲举例吧!我父亲在革钢工作了一辈子,像他那样的老工人收入在革钢一直是能够排进前列的,八十年代末期,他每个月就能挣二百多块钱,到九十年代,他每个月能挣四五百块钱,如果不是三零五零提前退休,他现在在革钢厂内的收入应该在一千五百元左右,年收入就是一万八,再加上我母亲的收入,两个人将近三万,而革钢分给他的那套房子办理产权还不到一万五千元,是年收入的一半......”




    “像我父亲这种情况其实是占很大比例的,可以这么说,如果在革钢工作十五年以上,不偷奸耍滑,老老实实上班,买下现在所居住房子的产权是没有任何经济压力的,但是你们看看,革钢一共有将近十九万套公房,现在只售出了九千多套,还剩十八万套,这十八万套基本都是工人师傅的房子,这说明我们的工人不信任我们啊!”




    单明斟酌了一下,“林总,其实也不是不信任,我父亲住在铁西的革钢老房区,几天前我曾经和我父亲聊过天,那些老工人对现在的生活和收入还是挺满意的,他们不买产权的主要原因还是观念上的问题,在他们看来房子是单位应当应分发给他们的,自己花钱买,那不就是吃了大亏吗?他们认为,反正这次产权改革也采取自愿原则,只要不强迫他们,他们是不会自掏腰包买下产权的。”




    这个问题林致远曾经和各单位的后勤科长谈过,当时把这些人都说通了,但是后勤科长毕竟也是干部,和普通工人在观念上,在觉悟上差了很多。




    听了单明的分析,林致远意识到,想要说服那些顽固的老工人,难度还真不是一般的小。




    他又不可能一个个去说服这些人。




    该怎么办呢?




    其实最省事的办法就是用现实来教育这些人,等再过几年房价越来越高,买产权的成本就会水涨船高,到时候那些人就会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