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李儒的劝说(第2页)

  反正就是凭借骑兵的来去如风的优势来骚扰联军,等联军士兵一出出来,西凉骑兵就跑,不与联军交手。

  此外董卓还让吕布作为六路骑兵的接应使,亲率一万铁骑随时准备接应这六人,以防出现什么不测。

  ……

  袁绍、曹操等人在营寨上望见西凉铁骑齐出,呈现出千军万马的气势,心生疑惑,一时间琢磨不透董卓的心思,只能选择暂时偃旗息鼓,按兵不动。

  人群之中只有袁叙隐约猜到董卓这是准备撤军的前奏。

  ……

  另一边,董卓则是带着李傕、郭汜等人夜以继日地赶路,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到洛阳,召集了在洛阳的百官公卿。

  董卓用李儒那套说辞来说出迁都长安之事。

  迁都乃国之大事,而且百官公卿也猜到了其中缘由。

  肯定是董卓在前方和袁绍等联军交战不利,所以才打着迁都长安的幌子来撤退,以此来暂避联军的锋芒。

  既然知道董卓的想法,立刻便有人出来反对。

  不过一点都不要紧,对于董卓来说,无非就是砍几刀的事。

  果然,董卓没有犹豫地下令杀了几个劝阻的官员,一下子就震慑住了百官公卿,至此大殿之上就再无一人敢出言反对。

  在整个迁都长安的过程中,董卓更是下令多条丧心病狂的命令。

  首先以抓捕反贼的名义,西凉军抄查了不少洛阳的富贵人家,将他们全家诛杀殆尽,并且顺理成章地侵吞他们的家产。

  同时董卓还派人去挖掘皇家的陵寝,盗走价值连城的陪葬品;挖掘皇陵的过程,西凉军居然顺带把一些朝廷官员、富贵人家的坟墓也一起挖了,拿出了他们陪葬品。

  其次董卓又强迫所有洛阳百姓一同前往长安;而在此过程中,更是出现了烧杀抢掠等诸多的恶行,洛阳百姓因此死伤无数。

  最后董卓为了不便宜袁绍等人,在移都事宜结束之后,下达了最后一条命令:火烧洛阳。

  顿时宫殿、官邸、豪宅、民舍等等全部陷入火海,分崩析离。

  这个由光武帝刘秀亲自定下的国都就这样被付之一炬,那个曾经人声鼎沸,无限繁华的东汉洛阳城就这样变成一抹焦土,令人惋惜不已。

  不过让西凉诸将摸不着头脑的是,董卓居然严令任何人不准在石室、兰台、东观等地方放火,甚至这些地方的周围都不准放火,以防火势蔓延到了这些地方。

  石室、兰台、东观等地是东汉的图书馆,在这里面收集了无数的珍贵藏书。

  董卓之所以不让烧毁这些地方,完全是因为袁叙的要求。

  李儒也猜到了袁叙不让烧毁了石室、兰台、东观等地方的原因,但他并没有制止,反而还极力劝说董卓,让他同意,甚至让董卓下令,如果有人胆敢烧毁这些地方,军法处置!

  李儒是读书人,知道这些藏书的重要性和它们价值。

  这些藏书给袁叙,还能发挥它的出了作用;如果留在西凉军这里,反而没有什么用处,而且还可能损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