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吟诵


  “你可以理解为口诵即发愿,跟随着前人的步伐,从而学会他们的方法,学习发下大宏愿的心智。前人在经历这些事情的时候发下不同的弘愿,获得不同的力量,这力量我称之为愿力。”

  “而每一部经文都源于不同的愿力,我们把它们呼唤出来,从而沟通上界,获得指引或者接应,这个时候就会产生一些互动。”

  “最简单的就是佛光,这是我们修行得来的力量,等同于其他修行者的灵气,只是我们无需像他们那样打坐练气,搬运血肉,炼精化神,就可以接触这种超凡的力量。”

  “当然这一切都有前提,那就是佛根,相当于修行者的灵根一样。可以助使我们有着沟通的凭证,借此来获得更多的力量。”

  “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只需要诵经念佛,就可以接受佛祖的馈赠,但是在这个阶段决定快慢和多少的就是另外的一些心性方面的了,你可以理解为虔诚。”

  “我们普通人心念杂乱,容易心口不一,所以只依靠着口颂并不能达到应该有的馈赠,唯有心口合一,方见真佛。”

  “在这个时候,我们轻易就可以得到一些佛光,通常会积累在灵台中,如果接下来没有更大的成就,可能一辈子都用不上,只会一直存在于体内。”

  “只有觉醒了灵识,才有调动的可能,这就是区别所在。”

  必广说到这里的时候笑了笑。

  “我看师弟你灵识有如此的成就,想来应该也是有着自己的造化,比起师兄我当年可是优秀大多了呀。”

  语气里充满着对自己师弟的赞许,必登看到他扯到自己身上,只好一边挠着脑袋一边笑。

  “那照师兄你这么说,没有灵识的话,是不是就完全没有作用呢?”

  “那当然不是,就连你自己也能察觉到,只要你张口,必然就伴随着佛音,这就牵扯到心诚的问题。”

  “这些禅法蕴含着前人的禅意,通过我们的激发和天地产生感应,这才会得以出现在世人面前,当你领悟的越深,或者心里面的杂念越少,激发出来的威力就越大。”

  必广接触这种事情比较深刻,毕竟平时就是讲经一系的,那些经典古义,这样有自己的见解。

  “通常来说禅法分为四大板块,因果,生死,是非,空灭。每一个板块又延伸出更细分的旁系,只不过在细分的领域上我们通常害怕被别人得知而针对,所以只报总板块的名字。”

  “佛心加持我们的禅法,禅法孕育我们佛心,两者相助相成。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才有呼唤经文中愿力的条件。”

  必广苦笑了一声:“其实说起来,我们论禅,比的应该是彼此的禅法,而不是彼此的经文了解,只不过单单只比禅法,恐怕大部分人都没入门,所以这才允许以经文较量。”

  “其实说到底也是这个时代,修佛太难了。”

  一句叹气过后,必广就沉默了下来,留下独自思考的必登。

  小和尚的脑袋里,现在被这么多的东西充斥着,一时半会还转不过来。

  禅法,经文。

  禅意,愿力。

  佛光。

  一步步的整理着。

  ......

  随着这场闹剧的落幕,终于轮到了必岸上场。

  此时已经是金身圆满的他可谓是信心十足,毕竟目前没有多少人达到金身大圆满的境界,这一字之差,就意味着他几乎是这群人里面的顶尖实力。

  更加重要的是,这次的比赛,也是他对佛子称号的一次尝试。

  六鸣寺原来的佛子和首席大弟子在几十年前的开国征战中已经消耗殆尽,现在虚席以待,必岸自认为手段权谋不输他人,眼下当然要争上一争。

  飞身踏步到平台之上,这个时候第五座平台上面已经有一个鹧鸪庵的女尼了。

  必岸此刻的风度飘飘,加上一副姣好的面容,自然是吸人眼球。

  更不用说紧贴在僧衣之下的那一身肌肉,修炼般若龙象之后,近乎完美的塑体,此时透过衣服外面的轮廓,可以看出他那黄金比例的身材。

  有这景色,鹧鸪庵的师昕小尼眼睛怎么能不一直瞟着呢?

  “眼睛都挂人家身上了,这小白脸就这么合你们胃口吗?”

  粗犷的声音响起,依旧是和鹧鸪庵作为老对头的大慈悲寺弟子——明拘。

  他打着赤膊,上半身只斜挂着一条袈裟,下半身是一条松垮的练功裤,打着赤脚。

  露出的肩膀处纹着一个猴子骑着一只下山大虫,那猴子画的狰狞十足,大虫画的威风凛凛,一时之间分不出来哪个是林中之王。

  “怎么你们倒是越来越像泼皮了?长得模样不好看也就算了,一点眼力见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