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爱恨


  沉吟片刻,谢玉东缓缓开口:“大师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他不认为这个和尚不清楚,自己根本不可能被这几句话轻易就动摇了决心。

  “......”

  必登认真的看了他一眼,那眼神里带着莫名的气息。

  “事后发生什么,有多少变故,贫僧概不负责!”

  谢玉东听到这里还想要摇头,可事到临头了,还有机会吗?

  他又看了一眼在外面百无聊赖的小星星,然后点了点头!

  ......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无阿唎耶

  ......”

  《观自在大慈悲咒》也叫《观自在菩萨心经》。

  梵文响起,不同以往的虔诚,而是带着蛊惑人心的气息。

  必登神色肃穆,心口灵合一,随着他的嘴唇微动,从他的口中便吐出一朵朵白色莲花,遍布着整个空间,莲花每条纹路都是由密密麻麻的梵文所化,仔细观之便会发现上书的正是《观自在菩萨心经》,这口吐莲花的本事,可是让在场的两人都开了眼界。

  谢南星一开始还觉得那些经文嘈杂,可慢慢的也沉浸在那节奏之中,双手合十,细细跟着诵读。

  度化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强行把天地意志加附在人意志身上的一种手段。

  可这种天地意志又是施法者所赋予的,于是又称之为以己心换天心,以己念为神念。

  这种手段其实道教也有,只不过道教的比较极端,而且也不如佛教来得霸道。

  佛教是火,勇猛精进,把一切阻拦的东西都燃烧殆尽,所以霸道异常。

  道教是水,海纳百川,把一切认知的东西都纳为己用,所以有容乃大。

  同样是以自然意志附加到人体意志上,道家的人偏向于化道,又或者叫合道。

  道家修行的时候,是把一切认知的东西通过自己的理解,化作自己所能使用的东西。

  这一切认知的东西代表的是天地大道。

  通过自己的理解代表的是悟道。

  化作自己能用的东西便是证道。

  可实际上自己所悟出来的道,虽然脱胎于天地大道,可不同于天地大道。

  在顿悟的时候,有的人为了贴近自然,更好的悟道,一不小心就会沉迷其中,最后以身合道,个人意识就加入了自然意识,由个体汇聚到了整体。

  自然意识就是天道。

  简而言之就是顿悟的时候,自己化作了自然。

  佛家的度化手段也是来源于此,只不过把那天地大道,变成了求佛之心。

  一般佛家人的度化,就是让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正在修行的未来佛,通过现在的修行,你未来就能成佛。

  这就是在你的心里种入一颗求佛之心。

  至于为什么有的人还会选择还俗,一方面尘缘未了,另一方面机缘未到,当然这是另外的方面。

  《观自在菩萨心经》的核心就是令人发慈悲心,求得大解脱,求得众生大解脱,以此为佛之纲常,从而激发求佛之心。

  这就是度化。

  除非一些意志坚定者,信仰强烈之辈,否则都难以抵挡。

  为什么华夏可以打压佛家之人,就是因为国运的存在,大大的提高了信仰的强度,所以哪怕你意志薄弱,但是你有着极强的信仰,也足够抵抗佛家的度化。

  可是谢南星可没有这个光环,她只能在一步步的经文里面迷失自己,或者说寻找自己。

  ......

  经文扰动着必登体内的佛光封印,使得他的体内就犹如一个装着猛兽的笼子。

  《观自在菩萨心经》是需要用佛光支撑的,虽然必登体内大部分的佛光被封印了,可依旧保留着一些由大觉自在法提炼出来的佛光,因此总算还能完成这一部分的度化。

  知道经文的原理之后,剖析开核心要素,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进去,就是一门能够蛊惑人心的法门了。

  只不过主观意志如果不够自洽,被施法者反应过来的话,恐怕也不会取到效果。

  必登想给谢南星附加的个人意志是:一心一意为谢玉东好,甚至是为妻生子。

  ......

  过完年后,到处都是火药未充分燃烧的气息,那种硝烟极其呛鼻,可是又特别具有过年的风味。

  “小星星?怎么了?”

  看着自己的妹子还在发呆,谢玉东连忙笑着问了一句,只是眼底却死死压着一丝愁容。

  距离那天梁启赋来找自己已经好几天了,虽然这几天他都没有出现,小星星也被那和尚施了法,可自己却感觉她变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