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正见(第2页)

  必登灵魂在黑塔之内刚刚恢复意识,想要动作一番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居然对身体失去了掌控力。

  这既让他心生警惕,又让他无可奈何。

  谢文龙以为他没遭遇过这种情况,其实他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谢文龙还没见过他。

  紫菱散服下以后不仅连身体都没法操控,就连自己的灵台也无法调动。

  眼下这种情况还能待在宝塔之内,已经算是不错了。

  阿含经所形成的黑塔,依旧是老旧的布置。

  二十四条高大的柱子顶天立地一般支撑着整个灵台,四周围开始竖起八面屏障,每张屏障之上画着八种图案,五角形的塔刹笼罩而下,威严肃立。

  只不过此时的一面屏障已经点燃了佛光,上面所绘的图案此刻变得清晰,不再晦暗明灭。

  必登还没来得及细看,就被外面的声音吸引了注意力。

  听完内容之后不由得内心一阵懊恼,没想到自己就算再怎么小心翼翼,还是被他钻了空子。

  对于谢文龙且不会伤害自己的话,他全当放屁。

  这人以前是怎么样?现在是怎么样?这还用说?

  不过他虽然身在宝塔之内,但是对外面的世界还是可以略窥一二。

  剑气纵横,杀意四溢,池水清冽!

  这里应该就是剑池吧?

  我说在这次遇到险境的时候,为什么对自己那么上心?

  就连上次空间坍塌的时候都没出现,而自己才遭受到了那种程度的打击就出现了,还给自己指了一条明路,原来就是他的陷阱呀!

  不过他是怎么知道自己一定会进来千层峰的呢?

  又是怎么把自己变成了这副模样?

  虽然有很多的疑团,可是小和尚没有那么多的心情,或者说他被另外的东西吸引了注意力。

  八正道,亦称八支正道、八支圣道或八圣道,八种超凡入圣的方法,不同于凡人所理解的八个规范,阿含经中必登所习到的是这些方法具体的行为,以及功效。

  第一道曰:正见。

  凡人的解释是正确的见解,就是对缘起论、四圣谛等佛教教义理解信服,并坚定不移地信奉。

  简而言之就是信奉佛陀的教导和教诲。

  可是在必登所得到的解释是,破除世间的虚妄,直视事情的本质,透过表面的这副皮囊,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套用当今的一句话,便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不被任何外象所迷惑,不被任何偏见所遮目。

  佛教中所记载超凡入圣的佛,坐于室内可观三界,足不出门便可明察秋毫,洞悉婆娑世界,了然每个恒河沙的细微。

  全知全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正见,这一支正道修成以后虽然做不到佛陀的这个境界,但是通幽洞灵,洞若观火,辟邪破幻不在话下。

  这一个功能和《金刚经》倒是有些类似,但是两者不可同日而语,《金刚经》虽然可以破除幻象,但是在看待一些事情的本质的时候,还是有所欠缺,毕竟这个经文也不是专门用来干这个的。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在必登的理解里面,《金刚经》虽然主张“实相者则是非相”,可它更加强调的是对事实的追捧,处之泰然的去面对事实,而不是去否定事实,逃避事实。

  凡人总是是追求开悟,去追求那些飘渺的东西,自以为佛陀给自己留下这么一个非相,留下这么一个不可曰的东西,就是得到的关键。

  可事实上,把每一天过好,就是佛。

  人活着就是一段修行,什么样的年纪做什么样的事情,什么样的年纪看到什么事情,什么样的年纪看明白什么事情,把这些事情都做好,都看见,都看明白,这便是佛。

  追求所谓的开悟也好,所谓的顿悟也罢,一切的基本,都源于生活。

  人们常常忽视生活而去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自以为高雅,实则狗屁不通。

  修行说到底也不过是一条寻真的路。

  你一眼万年,你修为通天彻地,你万古唯一,这些都不过是求真道路上的附赠品。

  求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你唯有不断明白自己处在什么样的环境,自己拥有些什么,自己曾经是什么,你才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

  《金刚经》里面就是与诸多见解去破除眼前的障碍,它的破幻效果取决于见识,倘若有一天必登遇到了一个著写《金刚经》的作者从未遇到的幻境,那这个破幻效果约等于零。

  世间事态千奇百怪,并非每一件都见诸于文。

  《金刚经》并非真佛,做不到全知全能,自然就破不开超脱他认知范围的事情。

  可是正见不一样,这是一个唯心的说法。

  恰如那一年佛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出那一句: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祂的意思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保持本我更加重要的了。

  这便是正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