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借运


  当天晚上,歪脚地下起了小雨,本来早早就下班的蓝澜因为考虑到墓穴的入口正处于低洼处,这次的雨水说不定因为堆积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于是打算找其他人员商量一起观看水量,以评估是否需要对其进行排洪工作。

  然后,然后她就和考古队伍里的其他人员见到了她心里面心心念念的的那个房子。

  在那一刹那之间,她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

  怎么会存在房子呢?

  明明自己都没有看到过这地方有任何建筑物,包括其他人也一样,原本空阔的地方在小雨之中,一处房子若隐若现。这无论怎么看都怎么诡异。

  ......

  “董教授,您老见多识广,能不能看出是什么问题?”在一旁的助手小芳,一边扶着这半夜睡觉还在操心着墓穴完整而爬起了床的老人,一边打着伞,细声询问道。

  在这些人里面,就她的胆子最小,所以忍不住说些什么话来转移注意力。

  董教授用左手抬了一下眼镜,把眼中的震撼和凝重都压抑住。随后不太确定的说“我常听以前的老人家说,看穴寻宝找的是地气,就地气而言,前人总结出一套经验叫天子望气术,是我们业内最有名的法子。

  但总归来说是偏离不了科学规律的,比如说一个地方草长得比较稀疏,但是又不缺乏阳光的情况下,在清晨的时候,那片草地上面会呈现出一股雾气。

  那就证明其底下有一个大型陵墓的存在,其原因是,由于建设陵墓时铺上去的土壤不同,所以那片地上所长出来的植物其生长规律和其他地面不一样,同时因为深度太低,底下又没有暗流支撑,水分就不够,所以哪怕阳光充足,生长出来的植被也会变得稀疏,清晨的雾气,就是因为底下有空室,地下存在温差,呈现出一种蒸腾的现象。”

  “尽管这个说法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现代科学的认知,可是大多数事情就像是海市蜃楼一样,人类只能去定义,无法去认知,勉强去用光学去解释作为答案,可大家都知道,在自然之中形成这种手段,需要多少的巧合。

  尽管我们都承认大自然存在鬼斧神工,但是我们不会允许自然中有我们不能认知的东西,犹如中世纪时代西世界的教徒,一旦出现了不同学说,超脱自己认知的思想,那就要把人烧死一样。

  可我们不能毁掉大自然,所以我们就把这些巧合都举成一个特例。

  可偏偏这个特例,是一个常态出现的时候,人们就会去总结一个定式,并且奉为圭璧。”

  老头子弯弯道道的说了一大堆,许多人都没有听懂,可里面有一些思想,却让他们沉思了很久。

  “董教授,您的意思是......这也是一个极少的特例?我们不应该去破坏它,也不应该给立什么定义,而是去观察,去学习,去保护?”蓝澜却打破了众人的沉默。

  这一套说词一出来,董教授欣慰的看了她一眼。“你能够独立思考,并且善于代入其中,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也是理所当然的。”

  “没错,这雨中的宅子或许有那些盗墓小说般的凶险,又或者是另类的海市蜃楼,我希望你们抱着一种研究学习的心态去看待,不要抱残守缺,不要固执己见。”

  有一个实习生提出了这个问题:“那要学习的话,我们要进去吗?”

  其他几个年轻人便跃跃欲试了起来,毕竟大家都年轻,冒险精神是从来不缺的,更何况来到考古这个专业,他们对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自然抱着更多的兴趣。

  董教授瞥了他一眼。“我的意思是注意安全,如果谁想要进去的话,我建议你们不要乱动,仔细观察就好。无论是不是幻境,大自然总有人类难以理解的伟力存在,人们应该去敬畏,而不是抱着求知的心去冒犯。”

  蓝澜闻言,似乎想起了白天那个和尚说过的话,不由得体表一冷。

  因为她不仅记得那和尚说,不要动那房子里面的东西,还说过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这一群人里面,一定会有人会招惹到不得了的东西。

  这个想法让她不寒而栗。

  然后对董教授问道:“教授,我觉得不应该冒这个险,虽然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可我还是认为,如果真的涉及到了这些事情,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处理,比如说道士或者是和尚。”

  这话从一个高知识分子嘴里说出来,是显得那么的浅薄和可笑。所以周围的人听了都觉得诧异以及流露出几丝嘲讽,只不过碍于女人的身份倒也没有光明正大的表达出来。

  董教授反倒是不悦了,他资历摆在这里,对于这个女人也不需要太客气,他眯了眯眼睛,很不礼貌的打量了一下女人,随后说道。“蓝澜同志,你这个思想在主流还是比较独特的,虽然说女性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一件具有改革性意义的事情,可是很多时候并不意味着整体意志需要服从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