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传功和因果


  “静心凝神,论功问玄,归元五脏,藏气六腑……”

  就在这时,耳边传来了悠然的口诀。

  是归元诀的外劲功法!

  麦小嘟对这篇功法很是熟悉,但是因为丹田一直没填满,这才不敢贸然踏入外劲,但却没料到,在这种机缘巧合之下,居然让自己有了这个机会。

  她自然是不会放弃的,周天运转,真气流动,五脏六腑就开始发热,这是被真气强行打磨的副作用。

  其实不只是五脏六腑,如果从外面看去,便会发现麦小嘟整个人身上都布满了红晕,整个人如同一个蒸熟的大虾,挥汗如雨,湿了衣襟,随着汗液的流出,体内的杂质也在不断的往外排。

  和这边脸色发红,浑身透赤的女孩子相比,与她对掌的百里阿飞则是狼狈许多。

  只见他双臂已经开始颤抖,可是手掌依旧稳稳的停留着,持续的输送着真气。

  体表那血色的真意越发明亮,但整个人的气息却越发低迷。

  他在用这武道真意过滤淬炼自己体内的真气,使之返璞归真,达到最容易吸收炼化的程度。

  这一幕要是让江湖老手看见了,便清楚他这是在传功。

  所谓传功,是一些散修常用的传承手法,由于散修的传承人员比较少,往往都是一脉相承,一根独苗,但由于资源的匮乏,哪怕有着上好的根基,也无法突破自身桎梏。

  于是为了节省灵丹妙药,这些散修就研究出了一种方法,就是传功,师傅在坐化之前,将毕生的功力传入弟子的体内,类似于佛家的灌顶。

  只不过传功手段更加暴力,整个过程一旦启动便无法停止,很少出现那种师傅有60年的修为,传弟子30年,自己留30年的情况。

  一方面,真气易泄难聚,开了口子就像是淮河决堤,而且因为没有周天循环,传出去了,还想留回来,那就必须忍受真气在经脉内部逆流的痛苦,轻者走火入魔,重则半身瘫痪。

  另一方面,就算师傅想要停止,那弟子也未必同意,四掌相交,真气通入,并如同二狼相对,小狼饥饿无比,老狼年迈无力,这怎么能跟人家抢呢?

  那徒弟尝到了甜头,难道还会同意你半途而废?

  与其考验人性,把这师徒名分给耗尽,还不如及早放手,落的一个子孝孙贤的后事。

  这也在极大的程度上保证了传承的完整。

  百里老人身上修炼的气诀虽然并不与麦小嘟体内的归元气同根同源,但是经过他的真意提纯之后,吸收起来倒是没有多大的问题。

  随着外劲阶段归元功法的运转,麦小嘟很快就留意到了体内丹田之处的变化。

  丹田内部随着气体的鼓动,也会产生循环的效果,一般分为4种,横式循环,纵式循环,顺式循环,逆式循环。

  归元功法产生的是逆式循环,随着体内的呼气,里面真气会向左旋转一周,随着体内的吸气,体内的真气便会往上提,随之入命门,进脊椎,沿着脊椎一路往上,乃至四肢百骸。

  此时的丹田内部会产生一个气旋,这气旋的形状如果聚神望去,便会发现其轨迹极度遵循黄金螺旋线,看上去并不存在起点,可真气就源源不断的产生,宛如气象地图上的飓风图。

  传说人凭借着大脑是无法完全控制自己身体的,丹田才是贯通五脏六腑的根源,凭借着丹田则是可以控制五脏六腑的工作,但是在剪完脐带之后,先天入后天之际,丹田就被遗忘了,接下来便是大脑接管身体的时候。

  可大脑能力有限,对于四肢五官的掌控都并不能完全,抬抬手抬抬腿的动作比较容易,可要你动动耳朵,勾勾鼻子,一般人来说都难以做到。

  更不用说去掌控体内的那些神藏穴位五脏六腑。

  但是丹田虽然被遗忘,但并不代表不存在,它依旧被身体的本能所铭记。

  当大脑放松对身体的掌控之时,身体的本能便会被唤起,丹田便开始接管五脏六腑,而调动丹田的,便是真气,初学者未能悟出灵感灵识之时,全靠着体内功法的带动,才得以操控真气的周天循环,一旦悟出了内感,真气于体内便如臂指使,同时这也是最容易使人走火入魔的阶段。

  日复日的运转功法,走着相同的周天,无数次的循环,总是让人无聊的。

  当有一天你发现可以通过灵感掌控体内真气的流动时,就容易诞生出一些不走寻常路的想法。

  因此很多武者在这个阶段就极其容易行岔了气,就是因为念头繁杂之下。

  真气随心而动,在这些牵引之下,就会容易产生走火入魔的情况。

  麦小嘟一开始脑子里弄不清现状,如同浆糊一般混混乱乱,可随着体内真气的膨胀,几乎成指数倍的增加,她就不得不静下心神,抱元归一了。

  此刻她丹田之内的气旋开始越转越快,一些真气经过内部循环之后缓慢的开始往下沉,一些真气开始变得晶莹,似乎有星辰点缀一样,开始往丹田之下积聚。

  如果说此前是炼气,那么这一步就是炼精,也就是俗称的气旋入海。

  实际上炼气淬精,本来就是精细之物,人化气炼精,乃至扩散全身,就如同是雨化万物,云盖四野。

  《黄庭外景经》讲:“丹田之中精气微,在人身脐下三寸。”

  《医心方》卷二十七:“脐下三寸为命门宫,此下丹田也。”

  两者所说的下丹田便是关元,而更加详细的描述就是李真阳的《修真图》:“脐门号曰生门,有七窍通于外肾,乃精神泄露之窍……壬脉下有九窍,即地狱丰都是也,又曰气海。稍下一寸三分名曰玉池,又曰下丹田,乃藏精之所,采药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