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命运赐予的赎罪(第2页)

  杀人抛尸,还是专挑这些花季少女下手,这无疑是一群毫无人性的恶魔。

  此等行径简直令人发指,当时的派出所还成立了相关的专案组,并且还广泛朝民众征求线索,欲要对此进行快速侦破。

  一时间引发轩然大波。

  魏青青接到这个爆料的时候是愤怒的,她第一时间就跟进了整个案子,同为女性,强大的同理心让她近乎感同身受一般,就好比是自己遭到了侮辱一样。

  她永远忘不了那几个受害人的名字:祝小倩、陆盼盼、姚瑶……

  那是几个如花似玉般的少女,考进了重点中学的她们本应该有美好的未来,本可以考进高等学府,接受到良好教育,甚至出国深造也说不定,可那个罪犯,那个罪犯把她们永远都留在了梁城。

  她甚至比警察人员更加迫切的想要将那个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对于罪犯,华夏人总是极难容忍的。

  特别是穷凶恶极的罪犯,一旦被绳之以法,用网友们的说法就是枪毙都不可惜,最好就是全家处斩,虽然这是玩笑话,但是对这些不法分子的排斥也是可见一斑。

  事件的多发,本应该利于证据的收集,可实际上却恰恰相反,目击者……几乎没有,也不知道是真的没有,还是不敢有。

  少于线索的收集,整个案子开始变得拖沓。

  就在这时,有人找到了魏青青,并且给她提供了相当大量的“犯罪证据”。

  这无疑是让她喜出望外——但她没想到的是,为什么这群人把证据递给了她,而并非那些专案组?

  这个问题她当时还没有概念,她只想尽快的把那个罪犯指出来,把那个杀人凶手绳之以法。

  可就在这时,已经收集了足够证据,欣喜若狂的她,正要去报社准备整理内容,却发现早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那个女孩子叫刘小沫,是一个女主播。

  她最开始的时候感到的是愤怒,可过后又有一些释怀,虽然不能因此而升级加薪,但至少公道讨回来了……

  她是这么想的,但事情并没有如此发生。

  石沉大海一样的举报过后,罪犯没有被绳之以法,反倒是那铺天盖地而来的警告,那段日子几乎让她喘不过气。

  一个小老百姓的她怎么知道那罪犯的后台居然是炙手可热的梁城领导呢?

  后来她才想明白,为什么那个人不直接发给专案组——因为没有用……

  为什么那些劲爆的“犯罪证据”会跑到自己这里——因为需要借自己的手,撬动网络上的舆论,以此来“逼迫”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就范”。

  但是这手段终究是太稚嫩了,还没开始发酵,一出现苗头就被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给摁灭了——那高高在上的人是谁呢?

  魏青青不敢说。

  姑且称其为李某吧!

  在李某的发力之下,那些想要把罪犯押进监狱里的人,彻底的销声匿迹了。

  后来那个姚瑶的父母也不知道在哪里得到了消息,想要提起上诉。

  可在热度最高的时候都没有及时打铁,热度被压了下来之后,这些姗姗来迟的上诉,就像是霜雪来临之时的瓢虫,大雪一压就死了。

  法律规定,诽谤罪情节严重的,应该是三年以下。

  可那对父母,足足被以诽谤罪判了三年。

  也没有人会想到,在三年之后,曾经的受害人拿起了凶器变成了施暴者。

  出狱以后,连连犯下命案,手段极其残忍。

  他们杀害人的手法就像是在报复,不,那就是在报复。

  当时接触这个案子的除了魏青青以外还有好几个记者和审判长他们,虽然最终那对夫妇已经落网了,但是他们这些人经手的冤假错案可不止这一件。

  他们恐惧于那一对夫妇的凶狠,更加害怕其他被迫害者的效仿,于是有的辞职不知所踪,有的隐姓埋名,有的远走他乡。

  魏青青,就是远走他乡的那一位。

  只不过逃来了荆州的她,并没有从这件事里面挣脱出来。

  她脑海里一直回忆着那句话:如果正义无法得到伸张,那我将拿起屠刀维护公平正义。

  这句话在当时很火,特别是配合着姚氏夫妇的作案,更加让她噩梦连连。

  魏青青每天晚上睡觉都会梦到有人趁她睡着的时候,在床前举起屠刀,一刀一刀把她分尸。

  这种煎熬,带来的是无比的悔恨。

  所以当她在荆州再次遇到这种事关权贵的案子之后,她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

  或许,这是命运赐予她的赎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