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大争气运之局(第2页)

  “秦香主此刻也收到了消息,大家都准备准备,咱们要即刻搬出这个据点,往冀州方向去,建功立业就在当下呀!”

  他虽然是在鼓吹着,但是动了心思的人却是少数。

  魔教的弟子一开始和妖族联合,大多数都是在背后出主意,或者是做引路党,根本少有与华夏直面冲突的时候,简单点来说,潜伏到现在的魔教基层信徒,大多数都是一群隐匿在暗处的老鼠,老鼠打架,当然是欺凌弱小,怎么会选择鸡蛋碰石头呢?

  因此在和大漠妖族合作的过程中,魔教子弟充当的角色从来都不是炮灰。

  直到后来,魔教和妖族撕破脸皮,经历了血和火的教训之后,这一群暗地里的老鼠终于开始恐惧了,生怕那些毁灭生命的灾难降临到自己身上。

  本来东躲西藏就已经很辛苦了。

  但是魔教上层的指令一出,这群东躲西藏的老鼠就开始面临一个尴尬的情况,一个个就只能想办法避免去送死了。

  可是魔教的上层为了迎合华夏,于是在一味的讨好下,选择硬指令的方式下达任务式的除妖,并且对下面的信徒扬言:如果规定时日达不到国运要求的堂口,就会被驱除出教,有可能遭遇华夏官方联合魔教中人绞杀。

  这一个魔教命令一出,不免得就要多出一些敢死队了——郑逸林,也不过是这个政策下面的牺牲者。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华夏国运和魔教气运的融合了。

  弥勒口头上虽然答应加入了华夏,他虽然肩负着整个魔教的大任,但毕竟没有重开道统,因此他这个暗地里的魔教教主,并不能完全代表魔教的门面担当。

  说难听点的话,杨家人在华夏竖起一个魔教旗帜,那在官方的正统上也比这个待在西北野路子的大天魔宗余孽要来得合理得多。

  简而言之,弥勒想要率领魔教归顺华夏,求得两者气运相连,增强华夏国运后,再借国运反哺自身,这期间想要做的第1步就是为两大气运进行勾连。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华夏国运包括各大世家的家族大运,官方承认的各门各派之气运,各个国人的头顶气运……

  这些家族大运,宗派气运等等的气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和华夏国运相互勾连,它们在增强国运的时候,国运也在反哺这些气运,彼此之间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征。

  然而这些特征的建立并非是口头上的阐述就能够完全出现的,还需要彼此之间有一个共同的方向,或者是共同的敌人,或者是强烈的认同……不然的话,你凭什么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说难听点的话,没有共同的利益,没有相同的敌人,别人凭啥相信你是真心诚意加入的?别人凭啥要给你加入?

  所以灭杀妖族就成为了联系国运的途径之一。

  在此前,冀州气运的大争,是人族和妖族的气运相争。

  在这里面的人族气运独指的是华夏国运。

  妖族气运独指的是大漠气运。

  开启了国运之争,两者就会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假如把气运视做一个定量,那气运发展的本质是掠夺,什么天命之子,什么天生富贵,这些就相当于资本的前期积累过后的延续。

  经过最早的气运掠夺,积累了最早的资本(气运)。

  紧接着经过血脉的联系,或者师徒的传承,将这气运延续下来,这就是所谓的积累过后的延续。

  说到底,也许在最一开始大家的气运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大部分人的气运都被收割掉了,最后在各种利益纠葛之下形成了一个集体,这个集体里面阶级分明等级森严,以此来分配整体气运的多和少。

  但无论如何,当这个集体想要壮大的时候,那就只能去掠夺另外一个集体。

  当然这个集体本身虽然具有一定的自增功能,但增强的幅度也是有限的,最简单,最直接,最具有好处的便是掠夺,这是毋庸置疑的。

  一如小农经济和殖民经济。

  小农经济虽然可以自给自足,但想要发展强大,并且是迅速的发展,靠小农经济,是很难的。

  并不是说小农经济就发展不了,只是相对于以掠夺,以剥削,以抽他国血来强自身肉为主的殖民经济来说,后者的发展,固然要更加迅速,更加凶猛。

  因此借着这个本质,华夏的国运和魔教的气运,除非两者再次成为敌手,然后以一方完全掠夺另一方结束,否则的话,要想融合在一起,那就是出现一个共同掠夺的对象——妖族气运。

  此处的妖族气运,既包括大漠妖族,也包括深海妖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