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风云燕京


                 两人本来就是风云人物,又在大庭广众之下闹出了这么大的动作,怎么不会被有心人所关注呢?

  未过多时,各大世家也得到了消息,匹自猜测个不停。

  燕京,易家,怡情阁。

  在寸土寸金的燕京,其中心区域盛行的依旧是以围墙围起来的大院建筑,顺着围墙建筑起一间间厢房,众星拱月一般把主房围在中间,在院子里,有假山水池,草木丛林,端是高雅古典。

  这些堪称是古代建筑精华的所在,其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不可估量,对寻常人也不会随意的开放,外人只能看到高高的城墙,深深的庭院,却并不清楚,这里面日常用做的是文物的保存还是日常的住宅……

  而怡情阁,只不过是深院高墙中的其中一间阁楼罢了,红木做梁,青砖铺地,年代久远的瓦片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亮澄澄的一片。

  易家在燕京代言人叫易文信,也是燕京易家家主,官最高至国务常委,即便如今退下来了,也是华夏人民代表常委、京大委员。

  燕京上层,是一个由燕京军委、华夏人民代表、国务院、政理会、京大委员五个机构组成,彼此之间相互制衡,相互监督,同时以此辐射整个国家。

  其中,权力最大的是京大委员,通常是左右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方向,是规则的制定者,例如各州的负责人,便是京大委员,目前领头人是胡育民。

  京大委员直接赋权给国务院,令得国务院可以带领各人民代表对内政民生进行建设,是规则的执行者。

  目前国务院中充斥着各大世家在燕京的家主以及部分底层出身的实权高官。

  各大世家的燕京家主他们代表的是该世家对外的态度,底层出身的实权高官代表的是地方百姓的具体代表,领头人是总理卢甘声。

  他们高高在上,于燕京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具有规划法定措施,制定相关的行政策略,同时划分各级行政机关的权力管辖。

  所以看上去国务院的权力不小,但如果要落实到各地方,那就得靠旗下的各地方政府。

  各地方政府又受人民代表监督,以此来保证权力的约束。

  易家家主易文信,虽然从国务院中退出来了,但他手中的实权却没有半点下降,甚至因为踏入了人民代表常委,他受到的掣肘还要更少一些。

  人民代表和京委不是政府职权,但两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政府有着钳制乃至左右的作用。

  国务院及下级的政治机关,虽然是正儿八经的官员,可手握重器操弄国运,但人民代表却有剥夺和限制他们的作用。

  在一整套国运系统里,人民代表更像是游离在其中的执法者,对规则的执行者进行约束。

  千年黄花梨木桌子上,漆黑色的茶盆中,一只口叼铜钱的三足金蟾正冒着袅袅的热气,氤氲升空。

  朦胧的水雾,衬托着堂内的屏风和古画越显古色生香。

  茶几两旁,对坐着两个西装革履的男人,一老一少,老的有四五十岁,脸上皱纹不显,发色光泽油亮,双目炯炯有神,若不是眼底的那一抹老辣,只怕别人还以为他只有二三十岁。

  年少的也不小,外表年纪看上去和老的差不多,只不过他的年龄可是实打实的都写在脸上,当然写在脸上的他不只是年龄,还有几丝青涩和拘谨。

  年少的青年叫黄栩,是燕京黄家的小辈子弟,黄易两家联婚,其母亲是燕京政治局主任易文义的姐姐,易文信的妹妹。

  正所谓外甥像舅,黄栩和易文义虽然职位有差,俩人倒也合得来,因此黄栩来易家做客的时候,通常都喜欢找自己的小舅舅。

  只不过……

  近几年也不知是什么原因,这家伙倒是少来了,而且……

  易文义看了一眼另外一边红木沙发上的礼品,眼角的鱼尾纹也皱了起来,笑道:“小栩啊,你最近可是少来找我喝茶,今天还带了这礼物过来,你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了?”

  黄栩怎么没听出来这句敲打呢?

  于是他连忙笑道:“害,舅舅说哪里的话,这不是没混出什么名堂来,怕到这边给你蒙羞吗?再说了,咱俩啥关系呀!我过来还非得找你办事不可?”

  易文义脸上笑容不变,只是又多了几分揶揄:“这话说的倒是在理,那你今天过来,是专门来看你舅舅的?”

  “那可不是,最近我在锦州长白山那边淘到了不少好的茶花,听人说,是那棵老葳蕤的同宗,我寻思着,这也不知真假,这不,带来给舅舅您试试,也看看我这钱花的冤不冤。”

  “真的假的?那老葳蕤可是沧州特产,而且必然是正儿八经的人头贡才够味,要类比同宗,找到的茶树不是只有深山老林中保留的一丝灵气才有可能孕育出来的茶树,还要有一系列的手段,就那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要论起茶来,易文义就没了玩笑的心思,且不说老葳蕤连自己都没多少机会尝,就算有这个机会,也不该大张旗鼓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