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那些历史的尘埃(第2页)

 看这男人略带炫耀的语气。

 紫虚忽然捕捉到了什么不对……

 结合前人的经验?

 镇妖观的研究成果被你们偷了?

 !!!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可就有搞头了。

 同为各大道派,镇妖观道统传承最为古老,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上古大战,人族崛起的黑暗时代,彼时,人族乃是万族的肉食,人体内蕴含的初生先天精血,是最贴近大道的精血,往往在吞吐灵气的过程,就能与大道产生共鸣,从而踏入炼气士的行列,但由于没有系统的学习,也没有规范的体系,根本没有形成足够的战斗力。

 那个时候,妖魔林立,都觊觎着人族的这一身贴合大道的精血,故多有豢养人族为血食之举。

 正所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

 在那个时候,不甘于现状的人族先辈,开始摸索变强的道路,从而诞生了各种各样奇怪的超凡者,彼时堪称是修行体系的万花筒。

 有的奉献出年轻的处子,和邪恶的妖族交配,以此来窃取妖族的力量。

 有的以身饲魔,历尽千辛万苦,体会魔族的力量之秘。

 ……

 直到后来,经过岁月的筛选,这才留存了几大修行流派下来。

 而镇妖观,则是其中一大流派。

 后来这片世界只剩下人妖的争锋,于是各种封妖手段、除妖本领百花齐放,更加是让这个古老道统的传承在历史上添上了鲜艳的一笔。

 但是除妖灭妖的本事再大,也敌不过人心。

 进入皇朝时代以后,镇妖观的规模几乎达到了顶峰,也就是在那个时候,镇妖观摇身一变成了官府的除妖手套,凭借着这个身份,镇妖观压得其他派系几个世纪都抬不起头。

 然而彼时天下妖魔何其之多?一门一派如何杀得完?

 因此,《封妖录》开始逐渐问世,也就是在那个时候,镇妖观的没落开始了。

 对内,踏入了政治的泥潭之中,一个实干部门成了一个政治部门,等闲挣脱不出牢笼,捉妖行事都有掣肘,皇朝臣子之争,山头林立,从来都是对人不对事,灭妖除妖,最终也不过是政治桌上的一摞筹码。

 对外,由于《封妖录》的问世,等闲人家也有制服妖魔的手段,于是对于镇妖观的依赖性就没那么强了。

 加上此术寻常人都可以获得,一个个天赋异禀的普通人,精研过后,修为突飞猛进,也开始挂山称雄,设立门庭,号称正派,入绿林,呼好汉,百花争鸣,各有千秋。

 正派称名门,广招弟子,开始将有关于妖邪的都列入邪魔歪道之中,以此来区分正邪。

 由于这类的除妖名门宗派,并不归于皇权的统治,于是又划分为江湖武林一脉,彼时散修还没出现,争斗之间,遭殃的都是无辜的老百姓。

 等到后来各大宗门之间,因为理念不同的人出现了分岔,于是有了叛宗叛教叛道之人,加上一些因为传承凋零,一脉单传,门庭中道的弟子,开始出现了散修群体。

 散修的出现,往往伴随的是不守规矩,不受拘束。

 也正是这种暗自契合天道的理念,使得散修之中人才辈出,常常能力压当代,在那个人武力能够凌驾于世间一切力量以上的时代,就连皇权也不得不低头……

 只是此等天骄,终是世间难觅,数百年也难出一人。

 每次能够横压当代的散修死后,皇权和门派的蛮横和霸道就会再次卷土重来。

 也正是随着这般天骄的出现,修行者们才把剥削的目光,从普通的老百姓身上转移到散修集体。

 因为他们也察觉到这个团体的潜力,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开始极力地打压散修,灭其传承,断其道统,哪怕各大门派之间也相互讨伐,和皇权有所对抗,但是各方在相互斗争的时候,也开始有意识的收束《封妖录》,尽量不让其流传到外面去。

 《封妖录》原本是镇妖观先辈,怜悯人族子弟饱受妖魔欺辱,从而收集起来的封妖秘术。

 他们想要以此来庇佑更多的人族子弟不被吞噬,从而贡献的自身成果。

 可是当权者很快就发现,《封妖录》的问世,对作为既得利益者的他们来说,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先是出现了什么名门正派,后面又出现了可以横压当代的散修……为了避免再出现其他变故,当即下令,把《封妖录》列为禁书,禁止传播,同时也开始打压武林中人,江湖儿女。

 于是那荡气回肠的故事,慢慢就变成了传闻。

 在老百姓和普通修行者的眼中,这《封妖录》也就变成了不传之秘,变成了禁忌之书。

 最搞笑的是,《封妖录》所记载的术学要道,和其他法门并不具有太大的兼容性,因此各大势力瓜分完了以后,镇妖观的地位,在人族的历史上依旧无法动摇……

 时至今日,镇妖观的研究成果绝对不止《封妖录》这么简单,在那乾坤逆乱之地,在那水脏界之内,他们开发的禁术,挖掘的奥妙,绝对会比所有人想的要多——可惜有《封妖录》这个前车之鉴在,他们的技术已经不对外公开了,并且大部分都是实行加密化,进一步限制了核心内容的流出。

 但不可否认的是,《镇妖观》再大,也大不过国家,当国家需要的时候,所有的研究资料,所有的禁忌秘术,通通都会被奉献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紫虚毫不怀疑眼前这位神君吐出的话语,只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