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不语 作品

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想当主帅的安边侯不是好将军(第2页)

    朱凤的话,让一旁的将领觉得惊讶。

    这位安边侯,是打算让京山伯崔元当诱敌深入的诱饵?

    好胆识,好谋略……你这是把皇家中人当炮灰啊,难怪你让主帅去带兵冲在第一线,感情你是打算造反,自己当主帅啊。

    阴险!

    平时看伱浓眉大眼的,怎么就没看出来呢?

    ……

    ……

    深夜。

    朱祐樘因为剧烈咳嗽,从睡梦中醒来,随即咳嗽两声,一旁伺候的小太监过来,然后朱祐樘让人把外面在批阅奏疏的陈宽给叫了进来。

    西暖阁,朱祐樘的卧房内。

    陈宽恭敬立在那,等着朱祐樘给指示,旁边的小太监则在点灯。

    “朕在这里几天,想回坤宁宫了。”朱祐樘道。

    这话,让陈宽不好回应。

    最近朱祐樘因为生病,又怕传染到身边人,一直都是独睡,-->>
                                         
可正因为生病,大概更希望身边人陪在身边。

    “咳咳,各处还没战报吗?”朱祐樘道,“今天喝了药,有点昏昏沉沉的。”

    陈宽道:“陛下,刚得到新建伯从草原上的奏报,说是并未发现鞑靼人的踪迹,已经在回撤途中,北方今年的大雪来得早,这场战事很可能是……”

    朱祐樘叹息道:“唉!这次老天怎么不帮我们了?”

    陈宽一听,皇帝现在对老天产生质疑了?

    那是不是说,皇帝会对张周也产生一些质疑呢?毕竟之前皇帝可一直都觉得,上天是在庇佑张秉宽的。

    “张懋和王琼那两路呢?”朱祐樘问道。

    “也无消息,估摸着……都快撤回来了。倒是刚上报,说是新建伯派大同总兵马仪,六千驰援英国公的人马,在得知鞑靼人从花马池撤走之后,已经去追击了。”陈宽小心翼翼。

    有萧敬的前车之鉴,陈宽在处理跟张周的关系上,则小心许多。

    但他也不是一味对张周迎合,或者说是在皇帝面前不断夸赞张周,而是选择一种更为巧妙的方式,那就是尽可能不去提,偶尔张周有闪光点的时候,他也会跟着溜须拍马。

    相比于萧敬在作为司礼监掌印中后期的激进,他陈宽则更显得低调,好像朝堂内就没有他这个人一样。

    朱祐樘道:“张懋果然还是不如王守仁,人家一个新建伯,随便派过去一个总兵,都有勇气带兵出征,他算什么?咳咳!估摸着,知节和懋仁,也不会有什么战果,他们之前带兵往大宁去,耽误了一些时间。”

    陈宽马上就听出来。

    朱祐樘称呼王守仁更多是称呼爵位,而称呼张懋则直呼其名,到崔元和朱凤那边称呼表字。

    这说明,在皇帝心中,更亲近于崔元和朱凤,一个是皇帝的妹夫,一个是皇帝的干弟弟,这关系……那是别人能比的吗?

    陈宽道:“安边侯和京山伯也算是尽力了。”

    “那就让秉宽回来吧。”朱祐樘道,“他已经到了港口是吗?”

    “是的。”

    “早些回来,路上还要走一段……外面是下雪了吗?”

    “是。”

    “这里可真暖和,外面下雪也感觉不到,不过朕最近也是有些虚寒,等明天精神好一些,再看看奏疏。”

    “陛下,明日还……不上朝吗?”

    “没法上朝,跟他们说一声吧,这次朕可能要多养病几日,今年这冬天,病来得也很不是时候。”

    ……

    ……

    一夜大战。

    崔元带着他的一千兵马出山谷时,后方已经皆都是他的战利品了。

    “初步汇总,得首级六百零二,俘虏六十四,牛羊盛楼不计,还有一千多马匹……”

    “战马吗?”

    “是,都是上好的战驹,是他们来不及带走的。”

    “挺好,挺好……”

    崔元也显得有些高兴。

    杀敌数量都快比他们总兵马数量多了,而且还缴获了战马,这是以前所不经常能得到的东西,就在于战马是用来骑着跑的,当鞑靼人一心不战的时候,他们一定还会把马匹给带走。

    可这次……因为鞑靼人撤得匆忙,以至于连上好的战马都能落下。

    崔元道:“鞑子很可能会折返回来,把炮给预备好。”

    “早就预备好了,要追吗?”何松请示道。

    “不用,看知节的,什么时辰了。”

    “刚过子夜。”

    “那不该在这里停留……但我们的人太少了,-->>
                                         
再加上,我们没法追。”

    崔元这次又有些纠结。

    想去追击,但想到自己麾下不过才一千人马,还有大批的火炮,如果这么贸然去追的话,那火炮就要留下,如果带着火炮一起去……那能有速度就怪了。

    “将军,快看!”

    就在崔元还在继续纠结事情的时候,何松突然指着远处。

    崔元先是瞪大眼睛看了看,随后一摆手道:“先把周围的火把给灭了!”

    因为周围光亮太足,他看不清楚远处到底是什么情况。

    等火把熄灭之后,他又拿出望远镜,但望远镜在夜晚的效果并不太好,但他还是能隐约看到,天边有些红色。

    “好像是……起火了!”

    “是啊将军,看样子……安边侯也跟他们打起来了。”

    “那就好,那就好。”

    崔元脸上挂着笑容,似乎也释然了,“知节也是个狠角色,鞑靼人遇上他,能有好果子吃吗?”

    “是啊。”

    “不过……算了。”

    崔元想再去评价朱凤几句,才意识到有些话,可能私下说比较好。

    “鞑靼人撤走的速度并不快,他们毕竟还带着不少的马车,这路也不好走,马上……派出一路人,带二百……三百人去,带着马,做前后的夹击,不能让鞑靼人撤得太轻松。”

    崔元在发现朱凤可能已经跟鞑靼人交手之后,还是顾念着战略格局,就是要派出一路人,去驰援到朱凤,做到形势意义上的前后夹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