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不语 作品

第六百三十七章 无能狂怒(第2页)

    装猛虎要装全套。

    张懋明知道自己不是领兵的材料,但现在头上悬着儿子得胜的消息,他这个当爹的,似乎也不甘落后。

    柳景道:“公爷,您看要不要,赶紧跟京中您家里说一声,给那位蔡国公送点礼过去,感谢他帮您提携令郎,还有就是……”

    “等等。”

    张懋抬手打断柳景的话,皱眉道,“我怎么觉得这事,有点眼熟呢?当初朱东旸将要遭难时,你是不是也是这么给他建议的?”

    “这……”

    柳景一想,好像还真有这么回事。

    当武勋的,习惯性去巴结朝中的权贵。

    而眼下大明最牛逼的权贵,不就是张周吗?巴结张周难道也有错?我的建议,简直是合情合理啊。

    钟德才急忙道:“公爷,在下觉得侯爷也是为您着想。先前保国公没把这件事做好,才导致家破,要是他当时及时跟蔡国公搞好关系,何至于落得今日这步田地?”

    “先前还-->>
                                         
让老夫跟张秉宽划清关系,现在就要……老夫是墙头草吗?今天向着文臣,明天就向着张秉宽?”张懋也很郁闷。

    之前参劾马仪的时候,他就做好准备,是要跟张周对抗到底的。

    因为涉及到京营的控制权,他觉得跟张周已经势成水火了。

    结果一扭头……

    自己好像又承张周的恩惠,又不得不站在一条战线上。

    钟德才道:“公爷,面子有何用?再说,那位蔡国公……现在如日中天,就算是令郎和马仪带兵取胜,陛下也会把大部分的功劳都归在蔡国公身上。蔡国公提携的人,没一个不能独当一面的……跟蔡国公作对,实在是不明智!”

    柳景道:“钟先生说得有理。”

    “你们都有理,就老夫是跳梁小丑行了吧?去去去,给京中写信,送礼就送礼……大不了把整个英国公府都不要了!京营也不要了!通通送给他!老夫是不是也把这条命送给他?咳咳咳……”

    张懋在对张周的态度上,还是显得有几分强硬的。

    毕竟是此消彼长的事情,明明儿子已经取胜了,却还要去巴结张周,张懋想想就会觉得不甘心。

    但他内心其实也是明智的,知道跟张周作对没什么好处,甚至眼前的局势,逼着他不得不去巴结张周。

    内心希望跟实际情况是两回事,也就使得他只能无能狂怒。

    柳景笑了笑道:“送礼嘛,就要有诚意,敝人还有个小孙女,也有些姿色的,就打算送给他,当个丫头什么的。”

    “你孙女?有姿色?哼哼!”张懋一脸不屑。

    就好似在说,看看你这张脸,能生出好看的孙女?

    柳景笑道:“架不住吾儿眼光好,夫人貌美。再就是……咳咳,不说了,敝人也要赶紧给京中去信,同时也要跟太皇太后报喜。对了公爷,您看咱这路人马,如何奏捷?”

    “你说什么?”张懋皱眉打量柳景。

    这边什么事都没有,你居然让老夫去奏捷?那不是欺骗皇帝,欺骗朝野?

    柳景道:“咱出兵,总不能颗粒无收吧?清扫一下战场,抓一些牧民回来,再或是祭祀一下,或是……搞个什么事的。赶紧跟小公爷取得联系,让他多带几颗人头回来……那也是好的。”

    张懋眨巴眨巴眼睛,他似乎听明白柳景的意思。

    儿子现在已经建功立业了,当老子的也不能显得太窝囊。

    当然也不能虚报战功,总归是要给脸上贴金。

    钟德才也道:“既然鞑子打了败仗,必定不敢与我们正面交战,北边几百里范围内,估计都没鞑子的踪影,要抓鞑子也不容易,但要就边疆之事做点文章,还是可行的。最好就是抓几个……呃……”

    就差把“杀良冒功”这几个字说出来。

    张懋颇为羞恼道:“老夫干不出那种不要脸的事情,先带兵出去看看,说不定鞑子就等着老夫带兵去攻他们呢?到底咋回事……为啥也没人给老夫个准信呢?老夫……也难啊。”

    ……

    ……

    刑部。

    刑部尚书王轼,接见了前来问询案情的程敏政。

    到这会,李东阳和刘健都知道避嫌了,也是关乎到谢迁死活的事情,程敏政也是受李东阳嘱托而来。

    王轼情绪有些低落道:“程阁老,不是在下不肯帮忙,实在是此案事关重大。刑部和大理寺都派人过去了,以锦衣卫那边的说法,这案子是陛下亲自过问的,先前说的是,让谢阁老辞官回乡便可,甚至还能安度晚年,但现在可能非要查究一番……落得好,一个人顶事,不涉及到族人。但要闹得不好,只怕以后谢府族中之人再想当官,就不可能了!”<-->>
                                         
br>
    程敏政也显得很感慨道:“于乔无论做什么,都没有恶意,只或许是在处置事情手段上,显得不得当罢了。”

    王轼道:“您真这么认为?”

    在王轼看来,你程敏政不应该站在谢迁对立面上吗?

    我们都能看出来,你入阁之后,内阁铁三角也没把你当人看,你现在还这么为谢迁说话?

    程敏政叹道:“其实我也知道这件事该如何去化解,只要那位张部堂出面给说几句话,或许陛下就从轻发落了。”

    “是啊。”王轼也点点头,“也不是说只有这一条路,可以多找人去联名上奏,为谢阁老说情的。”

    “不行!那是火上添油!你们可千万别这么做!”

    程敏政态度突然显得很强硬道,“陛下本就有愠恼,若是朝中人再联名去说情,摆明就是跟陛下作对,且还是联起手来让陛下下不了台阶,那于乔的处境能好了?如今连内阁都开始对此事淡漠,就是为求大事化小,现在就怕有些人出来自作聪明。”

    说着,程敏政起身将要离开。

    “程阁老,您要走了?”王轼似乎还有旁的事要说。

    “不留了!”程敏政道,“最近也没见过那位张部堂,若有闲暇,也打算去他那边坐坐。能帮上忙的,我也不会袖手旁观,但就怕力不能及!现在谁都想避嫌,恐怕也只有我可以不要这张老脸,来回奔走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