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雨 作品

第726章 道君与觉者

第726章 道君与觉者

 

“哈哈哈哈······”

 

姜离开怀笑道:“前辈真爱开玩笑。”

 

总体而言,初次的交流是友好的,和谐的,顺利的,所以可以就此结束打招呼的阶段了。

 

姜离丝滑地转换了话题,看着那道元神,直言道:“不知前辈邀晚辈来,是为何事?”

 

“佛国第二次东传佛法,老道岂能不来。”

 

道君脸上犹带笑意,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压力凭空而生,“你可知晓,当年老道西行,实际上并不是为了阻佛国的佛法东传,而是要阻止那佛国真如对佛国的改变。”

 

“改变?”姜离闻声,眉头轻扬。

 

这种说法,倒是他从未想过的。

 

按照现在的记载来看,百年前的佛国变化应该是这样的——

 

觉者道果圆满,又有文殊这位三品,佛国之势已达圆满,便欲东传佛法。彼时,由佛国四品携三品道器,也即是承载弥勒道果的龙华宝树进入雍州,建立大乘教,作为先锋,然后佛国将要举国之力东行。

 

然而就在那时,道君西行,进入佛国与觉者论道,点化业如来,使这位觉者大敌横空出世,又有诸多三品老六推波助澜,使得觉者最终与业如来一战,两者双双出世,立下“觉者不出世,如来不出关”的约定。

 

至此,佛国第一次佛法东传的计划便以完全的失败告终。

 

可现在那位亲身推动这一切的道君却说,他并不是为阻止佛法东传的,而是为阻止觉者改变佛国的。

 

也即是说,佛法东传在某种程度上,是道君乐于见到的。

 

“改变。”

 

李伯阳重复了这两个字,道:“佛国修行者十之有九修炼勾招法,以香火助益修行,此举让他们在同品级中胜过其余修行者,却也违背了佛国首座真如的理念。佛乃觉悟者,佛者因自身开悟而成,而非受香火而成,勾招法的盛行,已是让佛国偏离了其所认同的佛道。所以,他将正本清源,让佛法修行回归该有的面目。”

 

“这也是他对于佛国的最后挂念,唯有如此才能让他以最全状态去晋升。”

 

“以佛法东传为名,正本清源······”姜离喃念着,“原来如此,他是想要清理佛国。”

 

佛法东传的本质就是度化更多的人,以收获更多的香火,愿意奉行此行动的是什么样的人,不言自明。真如居士就是以此为饵,钓出为求香火而不惜代价的佛国修行者,然后进行清洗。

 

第一次佛法东传是注定失败的,但本来不该失败于道君之手,而是失败于觉者之手。

 

道君的西行确实是让第一次佛法东传失败了,但也让觉者的清洗计划失败了。先行进入雍州建立大乘教的那批修行者死了,但也只有他们死了,更多主张佛法东传的人还未来得及出发,就因为业如来横空出世而止步于佛国。

 

之后,觉者不出世,如来不出关,觉者因此而闭关百年,勾招法的修行并未得到遏制,反倒是在觉者闭关之后进一步盛行。到现在,佛国之中已是鲜少有人不修勾招法。

 

觉者也是因此而无法化开对佛国的挂念,心境不得通达,无法晋升。

 

甚至以姜离所知,觉者现在说不定还要解决业如来,才能够让自身圆满,以求晋升。

 

而现在,机会来了。

 

第二次佛法东传,将是第二次的清洗。

 

将佛道回归觉者所期望的本来面目,打消挂念,或者说执念,觉者才好去晋升二品。

 

果然这有关修行者的事情,说来说去,总归是离不了晋升,尤其是对于这些本就站在绝顶的人来说。

 

同时,姜离也算是见识到了这些三品老六的阴险。

 

“前辈是想要晚辈收手?”姜离问道。

 

“非也,”道君摇头,“佛法虽为向善之法,但香火之道却非崇善之道。香火信仰,流毒无穷,老道又岂愿让此流毒祸害九州之民。小友不需要收手,只需要留手,将佛国僧众击退,令其回返西土即可。”

 

不让流毒祸害九州之民,但佛国那边就无所谓了是吧?

 

姜离有种重新认识道君的感觉,似乎这位道者也不似传闻那般中和的。

 

道君也似是看出了姜离的想法,道:“道德乃是正道,非是善德之道,老道有道德,但无道德。就算有善念,也是顾不得那方外之民的。”

 

前一个道德,说的是正道,后一个道德,就是儒家理解中的道德了。

 

道君也是坦然,对于这种阴私之念毫不避讳,就这般直白地说了出来。他是道者,不是慈悲为怀的仙佛。

 

话题因此而被直白地说开了,就轮到姜离做选择了。

 

“老道观小友亦是通晓阴阳之法,若小友愿意应下此事,愿将九天荡魔真诀相送,以助小友之功。”道人依旧是简单直白,又点中关节。

 

“以利相诱,可非有道之人所为啊。”姜离闻言,挂起了一丝莫名之色。

 

同时,他心中确定了这道人已是看出了自己的偷学,瞧出了九天荡魔真诀的痕迹。

 

在见到道君之时,甚至在与其相见之前,姜离就已经有了这方面的准备。他从未小看过这些至强者。

 

而且,李清涟既然在此前和道君见过,就不排除他将法外逍遥的相关之事告知道君。有那些事情佐证,就算是没看出痕迹,也能有所推敲。

 

是以,姜离在初见之时才会言称能做到元神长期出行的只有道君和自己。

 

现在,这个猜测完全得到了证实。道君说是看出姜离通晓阴阳之法,那是给姜离面子,实际上就是在指待九天荡魔真诀的痕迹。

 

不过姜离是何人,他可是被道君认证为貌似大尊的人物,对于道君的言语毫不见窘色,反倒问起话来。

 

“你我并无交情,不以利相诱,难道还要以大义相劝吗?”老道人却是相当之通透地道,“还是说,小友更愿意相信大义?”

 

姜离:“······”

 

看人真准。

 

只能说道君虽为世外高人,但对于人性还是看得很清楚的,尤其是清楚知道如何和姜离这种人打交道。最重要的是还不像某些老家伙一样喜欢打机锋,当谜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