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麒麟 作品

第九百一十六章:宣府城中


  早前天子下诏,命镇抚使杨杰,孙勇二人,分赴边军各处,选拔边军充入府军前卫,备设幼军。

  到现在为止,也有三四个月了。

  这段时间内,孙勇自然是尽职尽责,辗转边军各处,对每一个都认真审核,精挑细选的。

  但是,另一个负责的人,杨杰,第一站就到了宣府,然后……就病倒了,而且,这一病就是好几个月,养在副总兵府,人也不见,府军前卫的选拔也不管。

  如今,孙镇抚使那边的人都快选齐了,可是,这杨镇抚使这,还没开始呢……

  宣府城内,副总兵府。

  杨信的面前,除了有兵部的文书,还有一文一武,两位绯袍大员。

  文臣面容清癯,望之而有威严,不是别人,正是已经在边境逗留了许久的刑部尚书金廉。

  武臣身着绯红白泽袍,留着短髯,看着不过四十余岁,为宣府镇守总兵官,大同伯陶瑾。

  待得杨信放下文书,率先开口的便是陶瑾。

  “杨副总兵,你也看到了,朝廷对于遴选府军前卫一事十分,这件事情拖延了也有好几个月了,但是因着杨镇抚使一直病着,所以迟迟没有开始,如今兵部移文催促,再拖延下去,怕是不妥了。”

  “不知,杨镇抚使的病怎么样了?可否,让老夫见上一面?”

  杨信抬头,瞥了一眼陶瑾,心中不由冷哼一声。

  此次杨杰奉命来到宣府遴选府军前卫,对外是生了病养在府中,实则是奉密旨,潜入了漠北去执行任务。

  这件事情,并没有对外宣扬,也没有官方文书。

  但是,陶瑾肯定是知道的。

  毕竟,他还是宣府的总兵官,哪怕杨家在宣府再根深蒂固,这两年的工夫下来,陶瑾也自然有了自己的势力。

  杨杰出城时,虽然改换了行头,但是对于陶瑾来说,想要知道他出了城,并不困难。

  可是现在,他却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拿着兵部的文书过来询问遴选的进度,明显是不怀好意。

  “劳总兵大人挂心,舍弟自幼体弱,边境苦寒,到了宣府之后,旧病复发,这段时间虽然有好转,但是,郎中交代,仍然不能受风。”

  面子还是要给的,沉吟片刻,杨信客气的开口,但是话里的意思,却是明明白白的。

  “所以,见面之事,怕是不行,辜负总兵大人的好意,他日下官必定登门致歉。”

  见此状况,陶瑾露出一副遗憾的表情,道。

  “既然如此,倒是一桩憾事。”

  “不过,杨副总兵说的也有道理,既然身子有恙,还是好好将养着,只是,这府军前卫之事,确实也拖不下去了。”

  “既然杨镇抚使不能出门,这件事情总是搁着,也不是个办法,老夫这里,倒是挑选了些战功,武艺都不错的官军将士,不如,杨副总兵来掌个眼,若是得用,便先推进下去,也好不耽误正事,如何?”….前头的都是铺垫,很明显,这才是陶瑾的目的。

  闻言,杨信亦是皱了皱眉头。

  尽管他已经猜到了陶瑾的来意,但是,当对方说出来的时候,他还是心中一沉。

  此次遴选府军前卫,乃是天子特旨,为组建幼军之用。

  换句话说,这些人不仅要进禁军,而且,要进的是东宫。

  杨信虽然身在边境,但是,时常和杨洪通信,对于京中的局势十分清楚,尤其是这次遴选,因为是杨杰过来,所以,杨洪更是特意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对杨信说的清清楚楚。

  很明显,组建幼军的提议,最开始天子是不赞成的,但是,春猎场上,当时还未复爵的成国公朱仪当着四夷使臣的面提出了请求,再加上有太上皇在旁附和,所以天子才不得不顺水推舟,答应了下来。

  而让杨杰,孙勇过来遴选,明显是事后的补救措施。

  所以,这个遴选的权力,是绝对不能放出去的。

  尤其是不能让陶瑾来选。

  虽然说,杨信并不觉得,这些人真的到了禁军当中,能够被用来做什么文章,但是,小心无大错。

  陶瑾素来和英国公府亲厚,之前喜宁叩关的时候,陶瑾甚至想瞒报消息,配合张軏伏杀喜宁。

  若非是杨信见机的早,将密信传回了京城,还不知道要如何收场。

  但是……

  看着联袂而来的金廉,杨信的眼中闪过一丝忌惮。

  这位刑部尚书,到了宣府已经有一段日子了,虽然每日基本上都只是在驿站当中办公,但是,他做的事情,却可谓是震动整个边境。

  原本,所有人都以为,金廉是来查任礼一桉的,但是,随着任礼一桉的结束,大家才发现,这位刑部尚书真正的目的,是整饬军屯。

  手持着王命旗牌,这位老大人这段时间以来,已经派出去十几个御史,分赴各地,处理各个地方的整饬事宜。

  他自己虽然留在宣府,但是,手段却是杀伐果断的。

  到如今为止,他已经主持了甘肃,宁夏两地的整饬事宜,但是这两个地方,因为反抗清丈,大量隐瞒不报而被抓的将领,已经有不下七八个了。

  虽然说,宣府还没有动静,但是,这么一尊大神待在这,给人的压力也不小。

  要知道,虽然说之前杨洪在京城当中,已经献出了大量杨家侵占的田土,但是,对于底下部属将领侵占的土地,杨家却只能劝导,并不能强制收回。

  所以实际上,宣府当中,还有一大批的军屯问题,亟待解决。

  正因于此,最近整个宣府的气氛十分古怪,有不少原本是杨家旧将的将领,都在四处奔走,其中也有不少,和陶瑾走的很近。

  这个当口,金廉和陶瑾联袂而来,难道说,是他们二人达成了什么协议?

  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金廉,杨信谨慎的摇了摇头,还是拒绝了陶瑾,道。….“下官知道总兵大人的意思,但是,此事关系到东宫幼军备设,非同小可,不可不慎,陛下既有明旨,命舍弟亲自遴选,若是旁人插手,恐有不妥。”

  “所以,依下官之见,还是待舍弟病愈之后,再加紧遴选为好。”

  杨信特地点出了‘东宫幼军’,又搬出了天子的旨意,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提醒金廉,府军前卫的事情没那么简单。

  但是,让他失望的是,金廉的表情,却没有丝毫的波动。

  反倒是陶瑾的脸色微变,收敛了笑容,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