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辰辰 作品

第二百七十七章 龙体欠安


    赵让离了醉仙楼,漫步于城郭之内,心头一片宁静。

    午后的阳光,轻轻洒落,那青石铺就的街道便似被岁月打磨得愈发光亮,行人的喧嚣、小贩的吆喝,汇成这热闹的市井画卷。

    然他,似一位脱俗的仙者,神游于这尘世之外,思忆着昔日的云烟。

    不知何处飘来的酒香,勾起了他的几分馋意。

    随意找了家热闹的酒楼,拾阶而上,寻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一壶清酒,几碟小菜,自斟自饮,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酒,似那江湖之水,流淌过他的喉头,勾起了无数的回忆与情愫。

    西域的风沙、兄弟的欢笑、还有那江湖的快意恩仇,都随着这杯酒,化作了绵绵的愁思。

    思及此处,赵让不由得想起了元明空与元可欣二人。那时的他们,如初生之犊,怀揣着对江湖的憧憬与热情,携手走过风风雨雨。

    如今,虽各执一方势力,却仍难忘那初入江湖的纯真与誓言。

    酒足饭饱之后,他付了账,悠然地向殿下的府邸行去。

    玉佩之争虽已告一段落,但那背后的暗流涌动却愈发激烈。

    南宫家的深不可测、宰相府的权谋算计……而在这其中,南地蜀中唐家的名头尤为响亮。

    此次能够邀请到他们参加迎春夜宴,无疑是元明空的一大助力。

    穿过府邸的重重院落,赵让轻车熟路地来到了后花园的凉亭之中。

    元明空正负手而立,欣赏着池中的游鱼。

    听到脚步声后,他转过身来,面上露出了笑容。

    “赵兄来了。”

    他招呼道。

    赵让也不客气地坐下,接过茶盏轻啜一口,然后直截了当地说道:

    “殿下,玉佩已经送出去了。”

    元明空听后,心情大好,问道:

    “不知赵兄将玉佩送给了哪些人?”

    赵让便将名单上的势力一一道来。

    当听到“南地蜀中唐家”时,元明空的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彩。

    “唐家竟然也愿意接受我们的邀请?”

    他有些意外地说道。

    “看来这次迎春夜宴的阵容确实非同小可。”

    赵让点了点头道:

    “唐家虽然远在蜀中,但他们在江湖上的影响力却是不容忽视的。此次能够邀请到他们参加夜宴,对我们来说是如虎添翼。”

    元明空听后哈哈大笑道:

    “好!好好好!”

    一连说了四个好,元明空又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接下来我们便要好好筹划一下夜宴的事情了。赵兄有何高见?”

    赵让沉吟后说道:

    “殿下已经安排了这么多的势力参加夜宴,想必已经成竹在胸了吧?”

    他笑了笑又接着说道。

    “不过依我看来,我们还需要在防卫和安全上多下工夫才是。”

    元明空听后点了点头道:

    “赵兄所言极是。这次夜宴关系重大,绝对不能有任何闪失。”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厉之色,又接着说道:“我已经安排了最精锐的护卫,还有不少江湖高手暗中保护夜宴的安全。另外……”

    他顿了一顿又低声说道:

    “我还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给那些不请自来的‘客人’。”

    赵让听后心中一凛,但面上却不动声色地问道:

    “不知殿下准备了什么样-->>
                                         
的‘礼物’?”

    元明空所说的“客人”指的必然是那些心怀不轨的江湖人士和敌对势力。

    元明空神秘地笑了笑道: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两人的身影在凉亭中交错着,映入了池水之中,仿佛与那游鱼融为了一体。

    “南地蜀中唐家的位置,一定要安排得妥当。”

    元明空嘱咐道。

    “他们是我这次夜宴的重中之重,绝不能有半点疏忽。”

    赵让点头称是,心中对元明空的重视程度又多了几分了解。

    “至于菜式,我已命人从各地搜罗了珍稀食材,准备了一些别具一格的佳肴。”

    元明空微笑着说道。

    “其中有一道‘龙凤呈祥’,更是用上了罕见的金色鲤鱼和雪山飞凰,寓意吉祥如意、天下太平。”

    赵让听后不禁赞叹道:

    “殿下真是用心良苦,相信这场夜宴定会成为一时之盛事。”

    元明空摆了摆手,谦逊地说道:

    “这都是多亏了赵兄的鼎力相助。没有你的谋划和周旋,这场夜宴也不会如此完美。”

    日头更沉,赵让的身影在凉亭外逐渐模糊。他刚欲抬步离去,心头却忽地涌起一股莫名的悸动,令他下意识地回转过身来。

    一阵清风拂过,吹起了他衣袂的边角,也带起了他心中的疑虑。

    他望向元明空,那双平日里总是波澜不惊的眼眸中,此刻却似乎藏着深不见底的忧虑。

    “殿下,”

    他开口,声音显得有些缥缈。

    “在下有一事不明。”

    元明空轻叹一声,道:

    “赵兄与我之间,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赵让顿了顿,终是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可欣公主……她近日可好?”

    元明空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他抬头望向漆黑的夜空,那里有一颗孤独的星星,在黑暗中倔强地闪烁着光芒,就像他此刻的心情。

    “可欣她……”

    他开口,声音有些沙哑。

    “她最近在父皇的寝宫照料父皇。”

    赵让的眉头一皱。

    “皇上生病了?”

    他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东西正在悄然流逝。

    元明空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地点了点头。

    “是的,父皇的身体……近来很是不好。”

    “这也是为何迎春夜宴会推迟举办,并且减少参加势力的原因。”

    赵让的心中一阵震惊。

    他知道大威皇帝近年来身体一直不太好,但没想到会严重到这种地步。

    想起当年那个英明神武的皇帝,如今却病重在床,生死未卜,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在这个敏感的时刻,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一场轩然大波,甚至改变整个朝堂和江湖的格局。

    他望向元明空,只见他的脸上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疲惫和沉重。

    那双平日里总是充满智慧和决断的眼眸中,此刻却充满了迷茫和无助。

    “殿下,你也别太担心了。吉人自有天相,皇上一定会好起来的。”

    他知道自己的话可能有些苍白无力,但他还是想说出口,给元明空一些安慰。

    元明空苦笑一声,摇了摇头道:

    “借赵兄吉言了!但父皇的病情……唉,只-->>
                                         
能听天由命……”

    自己虽然贵为皇子,但在生死面前,却依然渺小得如同蝼蚁一般。

    两人相对无言。

    赵让默默地站在元明空的身边,与他一起望向那颗孤独的星星。

    又聊了几句,赵让便告辞离去。

    他走出元明空的府邸,抬头望向星空。

    夜色渐浓,星辰闪烁。

    但无论星空多么璀璨,也照亮不了人心中的黑暗与迷茫。

    赵让心中装着事,脚步自然快不起来,一路琢磨着元明空那番关于皇上病情的话。

    踏着月色,刚进入院子,一个苍老的身影便从暗影中走出。

    福伯迎上来说道:

    “少爷,您回来了。”

    赵让点了点头,问道:

    “福伯,有什么事吗?”

    福伯递过一张纸条,道:

    “少爷,西门大壮派人送来的,说如果您回来了,就去丰年米行找他们。”

    赵让心中一动,暗道:

    “这么晚了,西门大壮找我何事?”

    他接过条子,匆匆扫了一眼,便转身向丰年米行的方向奔去。

    丰年米行是西门家在皇城中最大的产业,几乎垄断了整个皇城的粮食市场

    走到门口,赵让见米行的大门紧闭着,只有旁边的侧门开着一条缝,透出微弱的灯光。

    “让哥,你可来了!”西门大壮苦着脸说道。

    “出大事了!!”

    赵让心中一紧,问道:

    “出什么事了?”

    西门大壮叹了口气,道:

    “今天中午,米行的一个库管去仓库运米,发现整个米仓的米都被人浇灌了火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