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枫 作品

第453章 寒月箫被捕入狱(第2页)

    太皓在得知这惊天动地的消息后,风尘仆仆地赶至皇宫,亲自拜见了青鸾公主。他神色凝重,言辞恳切:“公主殿下,寒月箫已然伏法,然而那无辜的两岁孩童,对东方帝国的江山实在构不成任何威胁。殿下仁心,何不放他一马,饶他一条生路?”

    青鸾公主端坐在凤椅上,脸上毫无表情,她淡淡地瞥了太皓一眼,声音冷若冰霜:“太皓大人,此事你无需再插手。本宫自有定夺。此番能将寒月箫这奸贼一举铲除,多亏了太皓大人的鼎力相助。”

    太皓看着青鸾公主那冷漠无情的面庞,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他不知道自己这般作为,究竟是正义之举,还是助纣为虐。

    青鸾公主似乎看出了太皓的犹豫和困惑,她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继续说道:“太皓大人,前线战报刚刚传来,柳烟痕已在战场上牺牲了,如今全军将士正由参卫山上的那些英雄豪杰带领指挥。此事亦是你为我朝立下的赫赫战功,本宫心中甚感欣慰。待他们凯旋之时,本宫定会重重封赏,以彰其功。”

    太皓深吸一口气,拱手道:“公主殿下,参卫山的八十一位英雄,得知公主如此器重,必将感激涕零。太皓在此,先代他们向公主殿下表示衷心的谢意。”

    青鸾公主微微颔首,声音中带着几分威严:“太皓大人,朝中奸佞既已清除,你功不可没。不知大人心中,可有想要的奖赏?”

    太皓淡淡一笑,摇头道:“公主殿下,太皓所作所为,并非为了个人荣辱。若是说奖赏,那便是看到东方帝国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

    青鸾公主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轻叹道:“若我东方帝国能多几位如太皓大人这般忠心耿耿、不求回报的官员,那的确是朕之幸,百姓之福。”

    太皓犹豫片刻,终究还是忍不住问道:“公主殿下,那寒月箫……您将如何处置?”

    青鸾公主目光一冷,声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断:“五马分尸。”

    太皓闻言,心中一颤,只觉得青鸾公主的手段太过残忍。他沉默片刻,终究还是开口道:“公主殿下,寒月箫虽有罪,但五马分尸之刑,未免太过惨烈。还请公主殿下三思。”

    青鸾公主冷冷地看了太皓一眼,淡淡道:“太皓大人,你可知朝中奸佞的危害?若是不能严惩不贷,何以震慑那些心怀叵测之徒?本宫的决定,不会更改。”

    太皓无奈叹息,他知道青鸾公主的性格,一旦决定的事情,便不会轻易改变。他只能希望,这残酷的刑罚能够给朝中那些心怀不轨之人敲响警钟,让他们知道,背叛朝廷的下场,将是何等惨烈。

    太皓在无法撼动青鸾公主的决心后,黯然神伤地离开了那座金碧辉煌的皇宫。他的脚步沉重,心事重重,不知不觉间,他来到了都童宰相的府邸。

    此刻的都童宰相,正忙于收拾家中细软,一件件贵重的物品被他小心翼翼地放入木箱之中,仿佛是在为一场即将到来的迁徙做准备。他的脸上带着几分沧桑与疲惫,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舍与决绝。

    见到太皓到来,都童宰相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迎上前来,拱手道:“太皓大人,您来了。寒月箫与柳烟痕已伏诛,我儿都远的血仇得报,这一切都离不开您的鼎力相助。都童在此,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

    太皓轻轻摆了摆手,道:“都童宰相言重了,这都是为了朝廷的安宁,为了天下的太平。”

    都童宰相叹了口气,道:“太皓大人,我已向长襄女皇递交了辞呈,决定辞去宰相一职,回到家乡去种田养老。”

    太皓闻言,心中一惊,忙问道:“都童宰相,您为何要辞去官职?朝中奸佞已除,您本可大展宏图,为何要选择离开?”

    都童宰相苦笑一声,道:“做官这么多年,早已厌倦了朝堂上的勾心斗角。如今奸佞已除,朝廷也算是恢复了几分清明。但我已年老体衰,心力交瘁,再也无力应付那些纷繁复杂的政事。是时候回家歇歇了,种种田,养养老,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太皓看着都童宰相那满是失落与疲惫的脸庞,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知道,都童宰相的离去,不仅仅是因为个人的疲惫与厌倦,更是因为对朝廷的失望与无奈。在这个充满权谋与斗争的朝堂上,能够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他轻声道:“都童宰相,您的决定我尊重。但朝廷中仍需有您这样的忠良之士来辅佐女皇,治理天下。您真的决定要离开吗?”

    都童宰相点了点头,道:“是的,我已经决定了。”

    太皓眉宇间流露出一丝困惑,他沉声道:“青鸾公主也知晓了都童宰相你即将离开官场的消息吗?”

    都童轻轻捋了捋胡须,微微一笑,那笑容中藏着几分苦涩与无奈:“太皓大人,我此刻选择离开这纷扰的官场,正是为了避开青鸾公主的种种阻拦。”

    太皓闻言,眉头紧锁,追问道:“都童宰相此言何意?”

    都童叹了口气,目光深远,仿佛能看穿这世间的种种虚妄:“太皓大人,你真的认为青鸾公主在未来治理国家方面,会比长襄公主要更为出色吗?”

    太皓一愣,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沉吟片刻,才缓缓道:“我既然选择了站在青鸾公主这一边,自然是要全力支持她的。”

    都童摇了摇头,声音中带着几分沧桑:“太皓大人,你可知这朝堂之上,风云变幻莫测。青鸾公主虽有心机手段,但未必就是最适合治理国家的人选。长襄公主虽性格柔和,但她的仁心与智慧,亦是不可忽视的。”

    太皓心中一动,他知道都童宰相所言非虚。这朝堂之上的权力斗争,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都童宰相,你的意思我明白。但我已经做出了选择,便不能轻易回头。”

    都童微微一笑,拍了拍太皓的肩膀:“太皓大人,你的决心我向来佩服。但请记住,这朝堂之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利益,才是永恒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