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枫 作品

第486章 东行路上遇大西(第2页)

    那苦行僧,原本古井无波的面容在听到这个名字后,瞬间变得复杂难明,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憎恨与无奈。他看向太皓,淡淡地道:“十二,你怎会在此地?”

    太皓深吸了一口气,平复心中的激动,转身向苗起和其他石竹城的幸存百姓介绍道:“这位是大西,苗起城主,您还记得他吗?”

    那苦行僧微微颔首,双手合十,向众人行了一礼,道:“贫僧法号智空,见过诸位施主。”

    苗起细细打量着大西,他的眼神在智空的僧袍、念珠和经笈上游走,最终停留在大西那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容上。他沉声问道:“大西……你……你怎么会出家了?”

    太皓望着苗起城主,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沉痛,他缓缓开口:“苗起城主,关于此事,我是知道的,但说来话长,待日后我必将向你细细道来。”随即,他转向大西,声音中带着几分急迫与关切:“大西,你此行目的何在?”

    大西双手合十,脸上虽无大悲大喜,但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贫僧欲往石竹城,听闻那里生灵涂炭,贫僧愿前往普度众生,尽我所能,拯救一切苦难。”

    太皓闻言,心中一震,他紧锁眉头,沉声道:“大西,你有所不知,朝廷已经对石竹城进行了屠城,那里已是一片废墟,生灵涂炭,仅有在座的十五位百姓幸免于难。”

    大西听后,面色微变,但他并未流露出过多的情绪,只是将背上的经笈轻轻放在地上,然后盘膝而坐,双眼微闭,开始低声诵念经文。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韵律,仿佛能穿透人心,洗涤一切尘埃。他的双手在佛珠上轻轻捻动,每转动一颗佛珠,都仿佛在为石竹城的百姓超度,为他们祈求来生的安宁。

    诵经之声渐渐落下,大西睁开双眼,目光深邃而慈悲,他转向太皓,声音平和而有力:“施主,敢问你们欲往何方?”

    太皓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们正欲前往天山之巅,那里传说有一片避世的净土,乃是世外桃源。我带着这些历经劫难的百姓,希望能在那里寻得一线生机,让他们远离这世间的纷扰与战乱。”

    大西听闻,微微颔首,双手合十,口宣佛号:“阿弥陀佛。愿诸位施主在天山之巅,找到真正的安宁与和平。”

    太皓心中一动,向大西恳切地请求:“大西,请您与我们一同前往天山吧!这一路危机四伏,有你的加入,我们必能更加顺利。”

    大西微微颔首,声音庄重而平和:“阿弥陀佛,既然施主如此恳切,贫僧便随同前往。但请施主先行,贫僧随后跟随便是。”

    太皓见状,心中急切,连忙道:“此去天山路途漫长,若徒步而行,不知何时才能抵达。大西,我与您昔日兄弟情深,何不一同共骑一马,也好互相照应?”

    大西听后,微微一笑,却摇了摇头:“十二,贫僧已出家数十年,红尘俗事皆已放下。如今法号智空,已不再是世间的大西。我们虽曾情深意重,但贫僧已非当年的我。若你愿称我法号,贫僧自当感激。”

    太皓闻言,心中虽有遗憾,但也明白大西的决心。他点了点头,恭敬地称道:“好,智空法师。那我们便一同前往天山,寻找那传说中的避世之地。”

    大西沉吟片刻,坚决道:“贫僧虽愿与诸位同行,但修行之道,重在心静。同骑一马,恐有违我佛门清规。还请诸位施主先行,贫僧自会紧随其后。”

    苗起一听,急忙劝解:“大西……哦,智空法师,您无需担忧马匹不足。前方一里之外,便有一村落,村中有个马场,我们可在那里添置一匹坐骑。”

    众人心领神会,苗起与石竹城的幸存百姓,以及卫山英雄们先行一步,前往那村落的马场等候。太皓则牵着马,与大西并肩而行,一路畅谈往昔。

    太皓在路途上,对大西缓缓道出了往事:“琈玉,她如今在蒙顶山上安身立命,过得还算安稳。她育有一子,名叫富明,虽自幼痴傻,却天赋异禀,能单手举起千斤巨石,犹如天生神力。”

    大西听后,面色波澜不惊,只是淡淡地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

    太皓深吸一口气,继续述说:“古生大哥,那位与我并肩作战多年的兄长,最终倒在了战场的血泊之中。我未能在他临终前赶到,这成为了我心中永远的遗憾。”

    大西再次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

    “芫芷,她也离开了人世,长眠于千风城的那片土地。”太皓的眼中闪过一丝哀伤。

    大西仍旧平静如水,轻声道:“阿弥陀佛。”

    “桑雅公主和茅茹,她们也都已离世。”太皓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沉重。

    大西双手合十,口中又念:“阿弥陀佛。”

    “念雨……我至今未能找到她的踪迹,不知她身在何方,是否安好。”太皓的眉宇间流露出深深的担忧。

    大西微微颔首,口中依旧只有一句:“阿弥陀佛。”

    最后,太皓的眼中闪过一丝怒火,紧握拳头道:“少灵,他竟坐上了皇位,连续对武荣城、石竹城进行屠城。这一切,都是因为他要报复我,只因我杀了他的一个义子。但此仇,我必将百倍奉还!看着石竹城那满地的无辜百姓尸体,我深知少灵的狠毒与残忍。他日,我定要让他血债血偿!”

    大西听后,目光深邃,口中却仍旧只念:“阿弥陀佛。愿世间少些杀戮,多些慈悲。”

    走了一里路,他们来到了马场。马场之中,马匹众多,嘶鸣声此起彼伏。太皓一眼便选中了一匹黑色高头大马,那马儿神骏非凡,眼中闪烁着光芒。他上前拍了拍马背,对大西道:“智空法师,此马与你气质相符,定能助你一臂之力。”

    大西微微颔首,接受了太皓的好意。他轻轻跃上马背,坐定之后,向太皓点了点头。随后,他们一同上路,朝着天山的方向进发。路上,马蹄声铿锵有力,尘土飞扬,仿佛在为他们的征途奏响了一曲壮丽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