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惊雪 作品

第一百二十四章 荒废古庙的手印

山林中穿行二里,到了山脚处。

 两棵金黄色的银杏树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银杏树盘根错节,上面枝柯交错,相依相扶,遮蔽一片。

 枝叶繁茂,古老刚劲。

 林四时见顾正臣仰头看着银杏树,解释道:“听耆老说,两棵鸭脚在唐太宗时就存在了,一雌一雄,连理不分。”

 银杏树,最初名为鸭脚。

 欧阳修有诗云:

 鸭脚生江南,名实未相浮。

 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

 其中鸭脚,指的便是银杏树。在元明时江南民间,仍有百姓、文人将其称作鸭脚。

 银杏叶铺满地面,金黄一片。

 山风吹过,银杏枝叶微动,一枚枚金色的叶子飘落而下,舞动着优美的弧线,缓缓飘落。

 “如此景致荒于山中,着实有些可惜。”

 顾正臣转身看向一旁的山道,山道依山开凿,直通山顶。

 “太爷!”

 林四时刚想迈上石阶,突然注意到什么,连忙喊道。

 顾正臣至近前,目光骤然变得凌厉起来。

 只见石阶之上出现了一双双手印,手印既有朝着山顶而去的,也有朝向山下而来的,寻看十几级石阶,只见手印,不见任何脚印。

 “这,这该不会是闹鬼吧?”

 军士胡二有些畏惧。

 王良、赵海楼、张培等人听闻,也不由得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顾正臣直起腰来,看向山顶,严肃地说:“从手印新旧来看,此人应该藏匿在山顶之上。”

 “顾先生,你说是人?”

 赵海楼连忙问。

 顾正臣呵呵笑了笑:“这是人的手印,不是人还能是什么东西?”

 赵海楼指着台阶上的手印:“可是,人走路是用脚的,怎么可能用双手,难不成倒置上下山?这怎么可能,这石阶可都是石头,倒置上下山,稍有不慎便会摔落而下,磕碰而死。”

 顾正臣拍了拍双手,镇定地向上走去:“为何只有手印没有脚印,原因只有两个:其一,有人故弄玄虚,恫吓经过之人,这其二……”

 “是什么?”

 王良跟上问。

 顾正臣淡然一笑:“没有了脚,自然就只能用手走路了,不是吗?”

 王良、赵海楼等人面面相觑,见顾正臣一个文人都不畏惧,自己竟然害怕,不由地跺了跺脚,跟了上去。

 林四时心有不安,拿着三股叉,从顾正臣身旁走过,在前面开路。

 山虽然不高,但对于顾正臣来说还是有些吃不消,途中休息三次,才至山顶。

 山顶相对开阔,不远处便是寺院大门,门半开着。

 门前阔地之上出现了骇人的一幕,一个个黑色的手印组合成了一个大大的“鬼”字,森然地挡在顾正臣等人面前。

 “像是个字。”

 赵海楼审视着。

 “写的是啥?”

 王良问。

 “这是个鬼字!”

 林四时脸色有些苍白,喊了声。

 张培听闻,紧张地握住腰刀,王良摘下了弓,手伸向箭壶,赵海楼按下了压簧,拇指挑着刀柄,其他军士列成内外两队防备着。

 顾正臣抬手,一枚铜钱出现在手指之间,翻动着说:“此地无银三百两。”

 “老爷,什么意思?”

 姚镇警惕地问。

 顾正臣指了指地上的“鬼”字,笑了笑说:“若真是厉鬼所为,它还需要写出个鬼字来吗?难不成盗贼会在脸上写上盗贼两个字?再说了,你们一个个不认识字,这鬼竟都会用手掌印写字了,你们难道不觉得奇怪?”

 “呃,这个……”

 张培、姚镇、赵海楼等人看着毫不在意,踩着“鬼”字,俯身观察,然后走向佛院大门的顾正臣,一个个跟了上去。

 赵海楼敬佩地问:“顾先生不怕鬼?”

 顾正臣迈步走过寺院大门,看着破败的院子,歪倒的香炉,还有半扇倒了的砖墙,笑道:“在我看来,鬼都是人扮装出来的,利用人的畏惧作祟。退一万步,倘若这世上当真有鬼怪,那自然有神仙收拾他们,你我是凡人,何必去管神仙的事。”

 赵海楼、王良等人想想也是,朝廷年年祭祀各路神仙,山川河流一起祭祀了的,这些好处都给了神仙,它们总得办事才行。

 偷懒不干活,算什么神仙。有神仙保佑,谁还害怕什么鬼魅?

 大雄宝殿里,佛像歪倒在地,佛头断裂滚落在角落里,结着蛛网。地上的灰尘很厚,没有任何人来过的痕迹。

 “这寺庙缘何废弃?”

 顾正臣看向林四时。

 林四时拨开一处破烂窗户,回头说:“据耆老说,这寺庙原是宋代所建,元时还大修过一次,有些香火。元廷推崇佛教,对一些高僧、寺院大肆赐赉金银,赐田赐地,皇室、王公贵族对佛教挥金如土,一些小的寺院僧人见状,纷纷北去,大概是从那时候起,这寺院里的僧人便少了,加上此处地偏,隐在山中,周围又无大城,久而久之,便荒废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