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惊雪 作品

第一百四十九章 刘基想去句容(第2页)

 “父亲,孩儿听闻一个消息,并不清楚是真是假。”

 刘璟拿不准,犹豫之后开口。

 刘基从桌案后走了出来:“说说看。”

 刘璟轻轻咳了声:“传闻句容知县顾正臣在赴任前夕,住在了沐府之中,是沐英推荐,太子邀请,这才有了中秋晚宴的吃饭治国论。”

 刘基点头:“宋濂说起过此事,并非传闻。”

 刘璟继续说:“还有个消息,有人说,顾正臣与太子一直有书信往来,哪怕是写奏本,也会夹带一份私人信件传至东宫。”

 “什么?”

 刘基有些震惊。

 如此明目张胆巴结东宫,还敢用驿站传递私人信件,这简直是找死啊!

 刘璟垂手在侧:“这消息未必真,但孩儿感觉,顾正臣与东宫关系匪浅,甚至是,与华盖殿关系不同寻常。”

 刘基深吸一口气,心头骇然。

 一个小小的知县,竟同时与太子、皇帝关系紧密!这可不是一个简单之辈能做到的事!

 哪怕是李善长,胡惟庸,乃至自己,也都无法同时交好皇帝与太子!

 “如此说来,这顾正臣倒是个厉害人物。”

 刘基镇定下来。

 刘璟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地看着刘基。

 刘基在书房来回踱步,沉思良久,开口道:“听说句容有青元观、崇明寺,你们可有兴致走走?”

 刘璟有些担忧:“父亲,此时离开金陵,会不会引起陛下猜疑……”

 刘基呵呵笑了笑,苍老的脸上浮现出自信的神情:“我们不是回家,也不是远游,陛下如何会猜疑。再说了,既然要出行,自然需要告诉陛下,恩准之后再前往句容。”

 翌日。

 早朝刚结束,刘基便跟着进入了华盖殿。

 “臣听闻青元观中有道人精通医术偏方,或能缓老臣腹痛之病,愿陛下怜悯,准臣前往句容……”

 刘基跪道。

 朱元璋打量着病态的刘基,终还是有些不忍:“起来说话吧,你是想去茅山看病,还是想去句容见一见顾正臣?”

 刘基知道瞒不过朱元璋,索性坦然承认:“陛下,臣老了,兴许活不过两年,听闻句容知县年轻有为,在地方上勘破大案,治下有功,臣想去见识见识,顺便去医治病痛。”

 朱元璋敲了敲桌子,思量着放刘基去句容是否稳妥。

 顾正臣没有官场背景,不像刘基这种浙东之首。若是让刘基与顾正臣见面,倒不需要担心什么,顾正臣不是浙东之人,不可能成为浙东与江南士族的头领。

 只是刘基此人有些手段与心计,又是个深沉老道之人,顾正臣还年轻,万一被他忽悠瘸了……

 “你想去句容,也不是不可。”

 朱元璋想了想,还是答应下来。

 刘基刚想谢恩,朱元璋已开口道:“后日,有一批两千余人的俘虏将送往句容,朕正愁没有合适之人对接文书,既然你想去句容,那就随行一同前往吧,在安置俘虏妥当之后返回金陵。”

 “臣遵旨。”

 刘基有些郁闷。

 看得出来,皇帝对自己还是不放心,虽没有明说返回金陵时间,却也警告了自己,不能单独与顾正臣见面,也不能在句容停留太久。

 不过能走出金陵,出去透透气也是好事。

 看着离去的刘基,朱元璋又拿起了一份文书,眯着眼看着:“赵海楼、王良等二十名军士竟然要读书?顾正臣给他们灌了什么迷魂汤,竟能让这些粗鄙的汉子生出了读书的想法?传沐英。”

 沐英入殿行礼。

 朱元璋晃了晃手中的文书:“赵海楼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开窍要读书了?”

 沐英无奈地说:“陛下,臣听闻之后也是大吃一惊,还以为是听错了。但这二十名军士众口一词,皆说愿读书识字,他日好学成兵法,为陛下征战胡虏,开疆拓土。据赵海楼等人说,顾正臣在临别之前告诉他们,唯有读书识字,方能修习兵法谋略,晋升将官。”

 “就这?”

 朱元璋有些不敢相信。

 沐英点头,大致是如此。

 朱元璋有些郁闷,这个道理哪个大头兵不懂?

 可让他们读书,还不如杀了他们,笔杆子对他们来说,比三百斤的石狮子都沉重。

 这些不开窍的粗人,怎么去了一趟句容,竟然开窍了?

 朱元璋不太理解,但还是下了旨意:“军中不缺粗人,缺的是能文能武的将官,他们既然想读书识字,那就让军中书吏当一回先生吧。另外,提拔赵海楼、王良为千户,其他军士升百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