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惊雪 作品

第四百章 一人死,万心归


  棍子打在皮肉上的声音沉闷,令人胆寒。

  不少百姓捂住孩子的眼,一些妇人也不忍再看,但更多的百姓却没有移开目光,看着棍子起,棍子落,看着皮肉开、血流淌。

  吴康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幕却无能为力,萧成与张培都是顾正臣的人,他们不会听自己的话。

  现在看来,若一开始配合顾正臣,不让官吏、衙役以各种理由暂离府衙,或许不会出现今日这一幕。至少打板子的人是自己人,能收着力道。

  可眼下——

  杨百举死了,被活活打死了。

  顾正臣看着杨百举的尸体,眼里只有冷漠与无情。

  这样的死法对他来说,实在是有些仁慈。如果等一切事了,将他贪污之事报至金陵,以他的贪污数量,剥皮估计是盖不住了,凌迟才适合他。

  但对顾正臣来说,贪并不是要他性命的理由,而是此人作恶多端,恶贯满盈,仅仅为了一座宅院,就毁了四户人家,而这只是他贪腐滥权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账册之中,记录的杨家财产可不在少数,这府中搜刮出来的几千银两只是一半,还有一半,隐藏在了各种各样的店铺之中,其名下店铺足足有二十五家之多!

  按罪,按律,杨百举都是个死。

  但顾正臣决定要了他的命,还是出于泉州府局势的需要。

  因为只有杀了杨百举,泉州府的百姓才会知道,自己不是其他毫无作为的知府,不是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的知府,不是任由百姓垂死挣扎而不伸出手的知府!

  官府都烂掉了,人心早就离散了。

  从惠安县的百姓,从晋江城外的百姓,从马夫赵三七,从周洪来、黄二等人的神情都可以看出,这群人已经被逼迫到了绝境。

  泉州府的人心是脆弱的,是被压抑在地上充满怒气的。历史上洪武初期福建行省造反多不是没有缘由,是谁被逼迫到近乎绝境的地步,只差一个杆子,一个口号,一个带头人。

  顾正臣清楚,对于受尽苦难、盘削、欺压的泉州府百姓而言,用告示去安抚人心,只能被百姓唾弃与鄙视。

  没有人会在意官府虚情假意的话。

  安抚百姓,泄去百姓心头日益充盈的怨气,最好的办法就是杀几个贪官污吏。

  顾正臣没有挑小的吏员,小的杂役,没有给泉州府的百姓做做样子,而是直接挑了泉州府府衙的大人物——通判杨百举!

  这种人作恶躲,他死了,百姓才能重新恢复对府衙的信任,愿意再一次相信朝廷可以主持公道,看到活下去的希望!

  这如攻入城中烧杀抢掠的军士一样,只有抓几个带头的杀了,才能正军纪。

  老朱是懂得这一点的,他没少干过。

  所以顾正臣相信朱元璋会理解自己,至于其他人能不能理解,无所谓,反正自己怀揣着“便宜行事”的旨意,打死一个本该凌迟或剥皮的人,不算什么。

  杨百举死了。

  吴康怒不可遏,指着顾正臣喊道:“你这是无法无天,我定上书弹劾于你,屠害同僚!”

  顾正臣冷冷地看着吴康,站起身,踩在凳子上,又踩上桌子,看着周围的百姓,厉声喊道:“贪官污吏,残害百姓,当如此下场!明日开始府衙放告,但有冤情,能找人写状纸的就写,找不到人写状纸,当堂受理,书吏代写!本官将用三个月时间,还你们一个朗朗乾坤!”

  浩然之气,随风而动!

  人群变得喧嚣起来,一个个激动不已。

  泉州府黑暗,白日点灯都不见光。

  如今不一样了,新的顾知府要为民做主了!

  仰天嚎哭,奔走相告!

  顾正臣见百姓渐渐散去,看向一旁的吴康,冷漠地说:“你想弹劾本官,那就去弹劾,搁这里杵着做什么?”

  吴康甩袖而去。

  顾正臣对杨望下令:“让下人将杨百举的家眷全部扣押起来,关押至监房,至于其家中财物、粮食等,一并送入府衙。”

  杨望连连答应,看了一眼杨百举的尸体,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顾正臣想了下,对张培吩咐道:“找个薄皮棺材,寻一处地葬了吧。”ýanbkj.ćőm

  人死了,总还是需要埋了。

  不是顾正臣心怀仁慈,而是因为尸体搁大街上不合适,院子要退还给周洪来、黄二等人,自然也不能放棺材,暴尸荒野还可以惹出瘟疫,索性埋了。

  杨望背叛了杨百举,做得很是彻底,带着萧成将杨府翻了个底朝天,又搜刮出一笔钱财,甚至连藏匿在书房里的店铺房契都找了出来。

  对于杨望的表现顾正臣十分满意,在杨望带着一干下人搬空杨府,入账计入府库,并将杨百举所作所为交代清楚之后,顾正臣很是爽快地给了杨望一副纯铁打造的镣铐,并为他准备了三人合租小单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