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子与梨 作品

第四百三十九章 版画与胜子回来了


    上一个传奇级技能给他带来了多少帮助,自不必多说。

    画刀画严格意义上还只是那颗“杂项·百艺树”上的第一株初始分支。

    这一项传奇级技能的潜力远远没有完全被顾为经开发出来。

    只要他舍得不断的往百艺树上浇水。

    理论上。

    他就能开出很多不逊色于画刀画技法的技能出来。

    顾为经手头寒酸的没有足够自由经验值的储备,百艺树连个保底爆率都没有写,他实在玩不起一千点一次的这么高端的抽卡技能罢了。

    而现在。

    第二项传奇级技能就出现了。

    “版画技法么?也还不错。”

    版画在整个现代绘画领域的热度不高。

    学校里学的也不多。

    顾为经除了穿开裆裤时刻过萝卜章,七年级时在一次diy手工课上刻过橡皮章,勉勉强强算是一种广义上小孩子玩的版画以外。

    他几乎就再也没有接触过这项专业门类。

    靠着其他项技法升级时,带来的些许的雨露均沾,他的技能等级才突破了最低级的业余水平。

    有的选的话。

    顾为经其实更想拿到国画、油画、水彩这三项艺术显学分类的技能。

    它对参加画展什么的明显更有好处。

    但他也不挑食。

    光看着“传奇级”的备注。

    顾为经就觉得发自内心的满足和期待。

    不能不把村长当干部,不拿豆包当干粮。

    人家版画再冷门,也是正正经经的绘画源远流长的五大类之一,美术展都有专门的版画分区的。

    根本就不是画刀画这种“奇技淫巧”能碰瓷的。

    而且,版画还非常特殊。

    亚洲日本算是一个版画大国,早期浮世绘大师同样也都是版画名家,最早可以追溯到幕府时代,所以在日本版画家的地位很高,算是受到全社会尊重的高级匠人。

    此外。

    很多成名的西方画家,也多多少少都一定会接触一些版画的技法。

    版画固然、大概、可能不是最好的表达艺术的方法,但……它应该是最挣钱的绘画技法。

    西方不亮东方亮。

    画法有短板就有长板。

    即使版画早年间在画展上算二等公民,可论吸金能力,它是独竖一帜的。

    甚至比油画、国画还能挣。

    门采尔他们家就是开版画店,挺有钱的。

    门采尔是近代少有的全能大画家,这老爷子除了不会画国画,油画、水彩、版画、素描样样懂,样样精。

    版画讲究一個以量取胜。

    一张名画,你拿复印机印一个出来,屁都不值。

    就算故宫博物院、卢浮宫联名的那种精雕细琢一千美元一张的精品复制品,也只能算是精美的现代工艺品。

    版画却是正经八百的艺术品。

    工艺品和艺术品,小小的一个之差,等级差别可大了去了。

    最直观的区别。

    欧洲脸皮厚一点的画铺或者古董艺术店。

    一张门采尔的版画下方可以挂个牌子写着【作者:(德)门采尔】。

    而仿品不标仿品,那就是明显的诈骗行为。

    版画作品某种意义上你完全可以当成原作……

    的青春版。

    你拿着一张版画去拍卖公司、典当行,说是丢勒、伦勃朗-->>
                                         
、葛氏北斋的作品,大家笑呵呵的开价,没谁和你较真。

    你拿一张工艺品?

    大家脸上可能依旧笑呵呵的,但心中一定会骂你傻【哔~】。

    一幅知名大画家手中制作的原始印板,就是一张真正意义上的印钞机。

    比不上美联储印的多,但每张面额肯定比100美元富兰克林的大。

    版画的原始板是极快的消耗品。

    干刻法最好的效果只能印十次,板纹就会坏掉,蚀刻法能印大约七十五张。

    雕版法最皮实,也就能印个200张左右的样子。

    干版、蚀刻,雕版。

    分别为传统版画的三种主要门类。

    到了现代,还增加了丝网版画。

    拥有画家亲签的精美限量版画,最高可以卖到原作八成左右的价格。

    19世纪后期有些素描大师一张人物素描可能能卖个100到150美元。

    1890年的150美元是相当值钱的,那些西部片里砰砰开枪的牛仔,没几个人能一辈子能攒下这些钱来。

    而一张雕刻签名版画可以卖个七、八十美元。

    就算只卖出了120张,也能轻松卖个1000美元出来。

    如果销量好,甚至会有商人再用重金买下大师手中废弃的原始雕版,进行修复后再次印刷。

    每一次修复,无论是铜板画木板画石板画,如人物的发丝,衣服的褶皱处,都不可避免的会留下痕迹。

    并在下一批印刷时反映在纸面之上。

    所以鉴定师们又会把版画分为签名版、编好版,原版,再版,修复版,修复版的修复版,严重修复版……等等一大堆的区分。

    数量依次增高,市场价格会依次递减。

    直到雕刻的硬板最终达到了硬性的寿命尽头。

    反正艺术品永远遵循物以稀为贵的这项硬性市场规则。

    如果印的实在太多,实在太贪,就会开始无限淡化艺术品和工艺品之间的差别。

    现代丝网版画,就是因为没有了对印刷数量的物理制约,你要愿意,能印一千万张出来。

    比起传统制板方法,现代丝网版画制作流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叫做“销版”。

    印刷到想要的数量,15张、30张或者50张,画家就会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多出的画面以及母版全部销毁,用以保证这些作品的出售价值。

    一般情况下,这些老板画都挺值钱的。

    版画是买不起“1 of 1”的亲笔原作的收藏家的最好替代品。

    大家买的不是画,而是画家的名气。

    举个非常不恰当的例子。

    亲笔作品定位是富人的奢侈品,而版画的定位是“忽悠”小资掏钱的轻奢品。

    很多年轻人买不起欧米茄十万块钱级的的名表,就买3000块钱的欧米茄&swatch推出的联名快销表款,沾一下欧米茄这个名字。

    结果联名款因为目标群体远比传统富人群体大的多,几个季度卖了上百万块,一跃成为了集团的摇钱树,一款表就可能超了欧米茄全年的销售总额。

    版画和原作就是这样的特殊关系。

    拍卖会上、艺术精品店里一张修复痕迹非常严重,修的妈妈都不认识的伦勃朗的版画,卖个一两千美元,问题不太大。

    而且很好拍。

    但如果你愿意把预算提高一两量级,两三万刀的样子,伱就发现自己其实已经能买到马蒂斯这些人的素描原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