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的铀田 作品

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成荆轲了?(第2页)

 有几次以海宋人为核心的京师间谍,抓住了动手时机进行行动,比如最大的一次,京师的几个海宋人间谍对出去避暑的多尔衮就进行过刺杀尝试,但因为摄政王的安保严密,再加上运气不好,没有成功,反而偷鸡不成蚀把米,在清廷随后的严查之下,京师乃至整个北直隶沦陷区的间谍网,都受到了很大的破坏。

 不可一世的大清实际统治者,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被刺杀未遂的事件,也使得清廷更加重视重要人物的安保,此消彼长之下,京师附近残存的海宋人间谍愈发没有机会下手,只得暂且蛰伏起来,避避风头。

 哪怕是开了挂,各个有战神一般武力的海宋人刺客,在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下,也不能轻易得手。

 刺杀满洲大人物的难度,可见一斑。

 刺杀在京的大清王爷难,刺杀领兵在外的大清王爷,也谈不上容易。

 混入豪格军中的少量间谍,也尝试过对豪格的刺杀,但豪格毕竟不是张献忠那种纯粹的混球以及李自成那样的倒霉蛋,豪格大将军对于自身的安保很重视,时时刻刻都有亲卫在近身护卫,因此,有志于刺杀豪格的间谍杀手也难以得手。

 在武元晟乃至幕后最大黑手朱由桹看来,派刘扬武这样的使者随从前去刺杀豪格的成功率,反而要比多以身份低微的民夫身份混入豪格军中的其他间谍,要高上一些。

 除了刺杀豪格之外,刘扬武此行,多少也有实时刺探清军情报的任务,毕竟,他可以通过赵琸来实时联系北线明军指挥官武元晟,而且,他这个使者随从,能够有机会看到的东西,大概率要比此时依旧还在豪格军中混着的寥寥几个间谍,多一些。

 总而言之,刘御史三人此次劝降,虽然看上去没有必要,有多此一举的嫌疑。

 实际上,三人此行,却是有劝降豪格、刺杀豪格、更加详细刺探清军情报、借刀杀人除掉惹人讨厌的刘御史等多种作用。

 至于在朱由桹眼中有取死之道的刘御史,为什么最后会被刘扬武救?

 当然是因为刘御史面对清兵时不错的表现,被刘扬武看在眼里,让刘扬武认为刘御史这个五百年前是一家的同姓人,值得他伸出援助之手。

 那孔尚祥呢?

 刘扬武之所以救这个圣人子孙,当然是因为他善。

 毕竟,虽然刘扬武这个海宋人,是赵琸的分身,但由于“多态”的存在,刘扬武也是有自己独特的个人意识的,相比于自然人,类似他的这种海宋人,只是有绝对忠诚于朱由桹的思想钢印、强大的战斗力以及所有海宋人公用的“互联网”这几点少少的优势而已了。

 在拥有自身独立意识的刘扬武看来,孔尚祥这个曾经就是汉奸的怂货,面对负责审讯的清兵时,表现的确是很不堪,但他总归是没有出卖明军情报,当然,啥情报都不知道的他也没有机会出卖明军情报,只能胡说八道,以未来遭遇更狠毒打的代价,换取眼前暂时不挨打的安逸。

 再加上与武元晟不同,刘扬武认为,孔尚祥这种通晓满洲话的双语人才,利用价值是比较大的,尤其是他这人很怂,在未来大明在战争中占据上风的时候,定然可以踏实为大明效劳。

 反正救一个也是救,救两个也是救,索性就都救了。

 劝降李豪格、刺杀李豪格、间接弄死刘御史这三个规划中的目的,都没有达到,但最后一个规划中的目的,也就是刺探清军情报,刘扬武完成的很好。

 在混入豪格军中的间谍中,他这个表面上的使者随从是最接近豪格等清军主将的,这导致通过细微观察得到的一系列实时情报,是最为可靠的。

 豪格等清军将领,做梦也不可能想到,站在他们面前最不引人注目的那个小厮,却是有着实时向北线明军主将武元晟传递情报的超能力。

 从刘扬武这里获得清军情报,对清军情况多少有了底的武元晟大都督,当即下定决心,在清军发起突围之前,先发制人,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率先对张家垴附近清军发起进攻。

 反正在刘扬武向武元晟汇报已知情报的时候,北线明军已经完成巩固阵地的各种措施,可以说是蓄势待发了。

 通过刘扬武获得的情报,只不过就是又把北线明军发起进攻的时间提前个可能几分钟的催化剂罢了。

 在刘御史、孔尚祥等人遭受清军拷打的时候,北线明军正在进行最后的进攻准备。

 北线明军从鸡窝大营中缴获的八门红衣大炮,在攻陷金口堡的战斗中派上了大用场,但此时,依旧布置在鸡窝大营的它们,射程是够不着张家垴附近的豪格部清军的。

 而且,相比于明军轻便易携的团属炮,这些清军的红衣大炮,重量还是有些大,不利于搬运,故北线明军在发起进攻的时候,并没有使用大炮。

 只是凭借着“步骑协同”的战术。

 由于在两军即将交战的“梨形区域”内愈往北,金水河和平浪湖之间的距离就愈发狭窄,在东西仅一里多宽的距离内,一万多即将发起进攻的明军步骑兵有些不太好展开阵型。

 于是,非常拥有指挥才能的武元晟大都督,开动他充满智慧的脑袋瓜子,将麾下明军步骑兵的阵型部署成了“弧形”。

 左右两翼突出,分别是四千左右明军骑兵,中间略微向回凹,是中军七千左右期门卫步兵。

 其余五千左右期门卫步兵,作为压阵后军以及预备队,由坐镇金口堡的武元晟亲自指挥,以待必要时候使用。

 进攻张家垴附近的一万五千余明军步骑兵,以与先前进攻泛湖的一万八千清军马步兵,采取的战术,哪怕不能说完全一样,也可以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