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的铀田 作品

第一百八十一章 啃泥地


 明军确实已经可以宣告胜利。

 不单单是凭借接连斩杀清军主要将领满达海、豪格的巨大业绩。

 更是,从整体上来看,无力冲出包围、已经陷入绝境的清军大势已去,曾经不可一世到怼天怼地怼空气地步的八旗健儿,以现在强弩之末的状态,面对磨刀霍霍而向的各路明军,实在就是很难说可以有什么反抗之力。

 豪格战死沙场之后,清军的状况显然更加恶化,已经大致被明军分割为三部分的八旗兵,当真只是砧板上的鱼肉,只能任由明军宰割了。

 至于这所谓的三部分清军。

 自然分别就是:豪格、满达海等人战死之后群龙无首的原八旗骑兵右翼集群;尼堪率领的八旗骑兵左翼集群;南线下狮子垴一带由“步兵大队长”屯齐率领的主要是步兵的南线清军集群。

 分割尼堪部和豪格主力部的,主要是明军中军七千余期门卫步兵。

 在明军左翼四千羽林卫骑兵和清军右翼六千八旗健儿作战的时候,作为堂而皇之主力的北线明军中军自然也不可能搁原地闲着吃干饭,他们趁着西边的尼堪部疲于应付明军右翼骑兵、暂且难以快速与豪格部主力八旗骑兵汇合的机会,以利刃入鞘之势,直直地插入到两者之间,其目的当然就是类似咀嚼食物之时要先用“门牙”对食物进行切割。

 待到自唐家湾方向冲过来的一部分左翼明军骑兵,和已经占领任务目的地的明军中军步兵集群汇合之后,这道分割作为食物的八旗兵军团的利牙,可以说已然坚不可摧。

 实力足够强大的明军,的确始终是实打实地占据这场战役的主动权,因此,插入豪格部主力八旗骑兵和尼堪部之间的明军,不但不会受到两面清军的夹击,反而可以尽情地和左右翼明军配合夹击两面的两部清军。

 数量远远不如左翼的尼堪部三千清军左翼骑兵,论实力连正面应付的四千明军羽林卫骑兵,都不可能打得过。

 更何况北线明军中军,还从尼堪部侧翼乃至后方完美地配合正在和尼堪部打的“如胶似漆”的明军右翼骑兵发起进攻,这等凌厉攻势之下,尼堪部哪里能够遭受得住,很快就也开始了溃退。

 与已经从张家垴东进了几百步的豪格部八旗骑兵不同,基本还停留在张家垴附近原地不动的尼堪部,在东南这个方向距离平浪湖的距离相对来说要远上不少,这导致,相对于豪格部,尼堪部八旗健儿溃败之时,有更大的回旋余地。

 不过这对于此次战役的结果意义也不大,只不过就是尼堪部的八旗健儿比豪格部更迟一点被明军赶到平浪湖里面吃鱼或者被鱼吃罢了。

 可能也正是尼堪部清军溃败的回旋余地相对比较大一些的缘故,在麾下八旗健儿大规模溃败之时尝试重整军队这方面,尼堪是要比豪格更加努力一些的,这也直接导致了尼堪比更早下定决心进行决死冲锋的豪格大将军,死的稍微晚一些。

 可惜,事实证明,在兵败如山倒、而且明军骑兵依旧在不停追杀的极其恶劣形势下,比豪格更加努力一些的尼堪,对于重整麾下军队的尝试,也是没什么明显效果的,而且,在尝试重整麾下军队的奔走过程中,尼堪和他的一些亲兵还很倒霉地陷入了平浪湖边的泥淖之中。

 之所以会陷入泥淖,除了运气不好这个“万金油”一般的原因之外,别的原因,恐怕主要就是尼堪从来没亲自来过这边,对平浪湖湖边的地形不熟悉,再加上在兵荒马乱的严重不利形势之下,尼堪难免慌里慌张,以至于慌不择路。

 要是满达海处于尼堪位置的话,或许情况很可能会好一些,毕竟,几个时辰前,清军全军南下进攻泛湖之时,从平浪湖湖边经过的满达海麾下八旗兵丁就有陷入类似泥淖的,满达海应当对此比较有经验才对。

 无论如何,陷入泥淖中的尼堪,重整军队的计划,就完全可以说彻彻底底地泡汤了,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心中急躁的尼堪非常恼怒。

 这就是典型的无能狂怒。

 追击而来的明军骑兵愈发逼近,一队明军骑兵很快杀死或者驱赶走在泥淖边尝试营救尼堪的八旗兵,原本周围的一些正在婆婆妈妈地向泥淖这里汇聚的清兵,顿时被吓得一哄而散,继续逃命去了。

 不屑地看了一眼被吓的狗奔猪突的清兵背影,转而又看到尼堪等人陷入烂泥狼狈模样,站在干岸上的明军骑兵,纷纷哈哈大笑。

 面对面目可憎的明军骑兵,尼堪反而暂时冷静了下来,他对着身边同样陷入泥淖一时难以挣脱的几十个八旗兵,用满洲话震声道:

 “我军攻击明军不能有投降者,我作为朝廷的宗室,理应战死沙场,方不堕了我爱新觉罗家的威名和志气,你们要和本贝勒一同为大清尽忠!”

 以宗室将领的身份,说着这样的豪言壮语,确实是很振奋八旗兵的士气,再加上此次此刻依旧还紧紧陪伴在尼堪身边的,基本上都是最忠诚的戈什哈,他们听到尼堪主子的话,个个昂头挺胸,大声称是。

 那副神情姿态,仿佛他们都不是即将死无葬身之地的孤魂野鬼,而是像过往无数次那样大胜之后光荣凯旋而归、接受族人崇拜和羡慕的八旗勇士。

 接下来,在尼堪的指挥下,二十几个陷入泥淖中的八旗兵纷纷掏出随身携带的弓箭,向泥淖边干土地上的明军骑兵射击。

 肉体凡胎的八旗兵们经过连续作战,气力损失颇大,再加上陷入泥淖中,脚上很难借上力,射出去的箭矢不光准确度可疑,而且还软绵绵的,实在是对干岸上身披重甲的明军骑兵造成不了什么威胁。

 也正是因为大局已定之下的有恃无恐,这队明军骑兵的军官们,才会起了玩敌自娱的心思。

 听从长官的命令,队中的一部分明军骑兵,多是没有携带弓箭的,转而向其他地方,继续和友军部队追击驱赶清兵,大概是想要通过以攻代守来避免成规模清兵继续向此地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