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着阳光追梦 作品

第427章 不喜欢浪费时间

 这一声怒吼声出来,正当陆时羡以为两人会由言语的矛盾冲突演变成肉体的激烈碰撞。

 但下一秒,故事的发展让陆时羡愣住了。

 只见到瘦高男子却很快恢复平静,在胸前虚画了个十字:“Lux et veritas。”

 “我是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系三年级学生,劳登·马尔斯。”

 “虽然牛顿的辉光不容置喙,但我允许你保留自己的意见。”

 在他对面的男子虽然冷哼一声,但还是报出了家门:“科尔马·冯诺,耶鲁学院哲学系硕士研究生。”

 他作为研究生居然在这场辩论中暂居了下风,这让他面子有点挂不住,于是找了个理由就溜了。

 不过倒也能理解,这个马尔斯本来就是学物理的,了解的终究还是深入一点,对牛顿有点狂热倒不难理解。

 两位当事人很快就离开,这场辩论来的快,结束的也快。

 人群散去,陆时羡倒是有些若有所思。

 刚刚他也听出来了,劳登·马尔斯当然念的不是什么咒语。

 而是耶鲁大学的校训:真理和光明。

 这是对思想自由的一种宣扬,在刚刚的闹剧中,陆时羡侧面地体会了一番。

 当然,他也不曾忘记这句话最初的目的是“为教会和公共事业服务”。

 只是在光阴的影响下,才慢慢归根于追求光明和真理真谛。

 他自然明白出国就会遇见这种问题,外来文化会与自己接受的传统教育进行一个相互碰撞。

 进而对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产生了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

 能够碰撞出个什么结果,陆时羡也不知道。

 但他能够确定的是,在保证一颗红心向国家这个基本底盘不失的情况下,积极做好求同存异。

 迎来的最后结果应该是正向反馈。

 瓜虽然吃完了,但陆时羡在这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事实上,牛顿给耶鲁大学建校时期赠予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手稿,只是其中一部分珍藏而已。

 甚至算不上拜内克珍本与手稿图书馆里最珍贵的收藏。

 陆时羡继续一饱眼福。

 他看见了全世界仅存48本之一的《谷登堡圣经》在这里叙述关于印刷的历史。

 他看见了至今无人能够破译的《伏尼契手稿》,在这里展示关于历史的神秘。

 他也看见了极其珍贵也极具艺术水准的《米国鸟》,在这里述说对于自由的向往。

 不知不觉到了晚上十点半。

 这是临近十一点的闭馆时间,陆时羡在不舍中跟着大部分人离馆而去。

 这次的图书馆之行,他没有查阅任何关于生命科学的科学研究文献,也没有看到任何有关遗传育种的前沿研究成果。

 虽然没能达到自己最初的预想,但陆时羡却觉得不虚此行。

 他望见了历史在沉淀中散发的熠熠光辉。

 他体会了时间在流逝时留下的古老痕迹。

 他感受了地域在人文里产生的巨大影响。

 得到了重来一次的机会,他的思想观念也逐渐得到了改变,不再只是关注专业上的一亩三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