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拉皮卡 作品

第117章 坑道 独舞

 《1951》基本上算是全实景拍摄,其实是相对有利于演员代入的。

 小刘同学评价自己那段独角戏的时候就说,有烟雾还是没烟雾,心境完全两样。陈一鸣在排练

 唯有天马山的坑道戏,完完全全的虚拟置景,大荧幕上看和在纪录片小组的镜头下看,几乎是毫无关系,需要演员具有很强的信念感。

 因此不出陈一鸣所料,坑道里的

 这场戏讲得是,刘东君在9连设在天马山反斜面哨卡内的士兵(于瀚文)带领下,终于进入了天马山的坑道。

 坑道后方的入口安全性相对较高,因此被守军拿来存放牺牲官兵的遗体。

 天马山阵地被封锁多日,连处理伤员伤口的布料都不够用,自然也就不具备收敛遗体的条件。

 于是刚刚通过对抗“毒气”找回一点战士自觉性的木小林,转瞬之间又挨了一记心灵鞭笞——坑道入口处摞成小山的尸体。

 陈一鸣当然不会弄几具“大体老师”来给刘东君找感觉,因此场景内的尸体都是硅胶制作的假人,扮上特效受伤妆再套上破烂军服。

 为了便于过审,摄影机的取景止于下半身层层叠叠的腿和脚,胸口以上和面部会通过打光和刘东君的身体来做遮蔽。

 桑平和林萧有些担心,哪怕经过技术处理,这个镜头也还是过于刺激了。

 两人建议给假人蒙上白布,这样视觉冲击力依旧不低,些许Bug属于可以容忍的代价。

 陈一鸣则坚持己见,就这样拍。

 因为真实的战史中,李玉成他们对待战友遗体更加简单粗暴。

 老人讲得很直白,在那个节骨眼上,“入土为安”也好,“落叶归根”也罢,都不是活人应该考虑的东西。

 守下阵地,完成任务,取得胜利,人炸没了照样进烈士陵园立衣冠冢,四时传颂。

 丢了阵地,阵线动摇,坏了大局,就是全须全尾地葬回故土又如何?有脸在遗像上戴军帽吗?

 “我知道他们不会怪我们,大家都懂,在那个山头上,活人比死人更做难。”

 陈一鸣时不时就会想起李玉成的这句话,因此他对这个场景特别固执,在审核允许的界限之内,一定要尽可能地贴近战史的真实。

 假人数量很多,堆得也不整齐,光看胸口以下的部分,确实能带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但视线再往上移,就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光头光脸的衣服架子,能怕到哪儿去?

 现在刘东君要做的,就是对着一堆木头模特演绎出“破防”的心理崩溃。

 他要展现出来的,还不是灾难片里常见的那种单一的“震惊”,而是震惊、恐惧、愤怒、痛惜等多种情绪相互交织的复杂状态。

 陈一鸣给他提出的“扇形图”要求并不过分,因为电影至此已经推进了一个多小时,木小林已经经历了很多,不再是故事开头的那个木头了。

 他收获了很多关心与友爱,也送走了多个战友和师长,惊、惧、怒、痛这些情感,他都一一品尝过。

 与他一同经历、一同见证的,还有荧幕外的观众。

 因此,这里的情绪爆发,荧幕内外是具备共情基础的,刘东君只要演到及格线以上,观众就可以通过想象把情绪脑补完整。

 在刘东君苦着脸酝酿情绪的时候,幕后人员已经完成了拍摄准备。

 王礼荥终于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之前因为全程外景,只有树木比较茂密的少量场景,他老人家才有出场的必要,其他时候完全用不到灯光组。

 现在拍到坑道内景戏,现场效果一大半都要靠布光来实现,王老爷子终于正位“灯爷”,带着一众徒弟hoLd住全场。

 王礼荥指挥徒弟把瓦数最大的灯吊装在内景东侧,另外两盏中等亮度的灯吊装在大灯两边,呈三角形布置。

 然后路平按照王老爷子的指示,把遮光板横七竖八以不同的角度悬吊到位。

 再把道具组事先制作的内壁墙板竖起,把两块防冲击波的墙板以s型立在坑道入口处。

 这些墙板是用木板打造的空心框体,道具师傅在表面先抹上橡皮泥,然后再塑形、染色,最终做成土墙的样子。

 地面也是同样的处理方法。

 最后经过灯爷的亲自上手调整,一个暗淡的坑道空间就这样逼真地成型了。

 现场只有两处光源,半空中的光源来自向上连通主坑道的巷道,侧面的光源则连通开在天马山反斜面的坑道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