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拉皮卡 作品

第127章 焦虑 反思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其实同一行里的上下游之间,彼此也大多是一知半解而已。

 陈一鸣虽然开了记忆挂,但他前世一直在电视剧圈晃荡,对电影业态的发展演变只限于道听途说,其实并不算精通。

 他清晰掌握的,是互联网“入侵”文娱产业的大趋势。

 而他不经意忽略的,是电影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其实都在承受着社会变动带来的巨大冲击。

 前世的2009年,华国电影票房62亿,一年之后的2010年,这个数字暴涨至102亿,增幅高达70%。

 如此夸张的涨幅,显然不可能是电影本身能够驱动的,因为华国拍电影、演电影的还是同一拨人,里面并不存在基因突变的新人类。

 原因只能在电影制作环节以外找,也就是影院、院线、发行以及观众。

 前世到陈一鸣穿越时,关于华国电影市场的分析已经非常透彻,简单归纳一下有三个层面的原因。

 直接原因有些无厘头,就是电影票大涨价,从2009年的平均30大洋,涨到2010年的平均35大洋。

 5块钱的涨幅,相当于直接把总票房拉升了15%,刨去涨价带来的虚胖,55%的增幅是不是就没那么显眼了?

 间接原因是观影人次的暴增,从2009年的2亿涨到2010年的3亿,增长率高达50%。

 最终原因则源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世界霸主全世界割羊毛,各国为了自救不约而同地量化宽松大放水。

 海量的货币涌入,带动了华国新一轮的大建,特别是商业地产的大建。

 超大综合体在华国各大城市遍地开花,让高端影院在华国飞速增长,影院数、座位数、荧幕数同步递增。

 地基打得更深,楼自然可以盖得更高。

 光看媒体大肆渲染的票房数字,电影产业确实是钱景一片大好,然而只有行内人自己清楚,电影从业者的日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过。

 电影圈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焦虑。

 制作方是最早开始焦虑的,也是最早陷入麻木的。

 1997年一部《泰坦尼克》,像一顶绿帽子一样戴在华国电影人头上,一戴就是12年。

 从《英雄》开始,到《赤壁》截止,一连串的国产大片攻势此起彼伏,终究还是功亏一篑。

 最后终结好莱坞电影票房冠军的,是下一部好莱坞电影,也就是2009年的《2012》,和2010年的《阿凡达》。

 国产电影夺回历史票房冠军的年份,一直迟至2015年,彼时华国的荧幕数已经迈上3万块大关,是《阿凡达》上映时的足足5倍。

 某种意义上讲,华国电影人属于时代大潮的搭车人,先是躺平,再是躺赢,本身实在没什么可骄傲的。

 看看2009年的票房总榜,过亿的电影一共16部,其中国产电影9部,平均下来,一个月都摊不上1部。

 陈一鸣以前总结过,中等制作的院线电影,其保本红线就是票房过亿,低于这个数字的,基本上就只是赚个名声。

 全年500部电影,回报率能跑赢通胀的只有2%,这种投资谁做谁就是疯子。

 当然,也有可能是顶级的聪明人,这个懂的都懂,反正陈一鸣不懂。

 在投资风险高企不下的情况下,资本出于避险的本能,会向更安全的高处集中。

 在电影行业,价值高地自然就是头部那一小撮导演和演员。

 仅就2010前后的那段时间而言,这一小撮就是国师、钢炮、诗人、葛大爷再加上半个姜麻匪,以及港城那一票老牌导演和明星。

 这就是处于产业中游的院线,所面临的尴尬处境。

 向上游渗透,制作的头部资源过于集中,他们搭不上。

 向下游拓展,万达为首的资本大鳄疯狂扩张,他们刚不过。

 唯一的出路,就是往死里内卷,让自身的扩张速度跑赢整个行业的平均增速,让自己身后的牺牲品越多越好。

 然而这一策略很快也遭了当头棒喝,省际行政壁垒竖在那里,房子盖遍全国的万达都无可奈何,行业集中度在五成上下来回拉锯,再也推进不下去了。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互联网巨佬们碾压入场,让整个电影圈都成了他们的打工人。

 制片方具有相对独立的生产力,不是现阶段的大数据和Ai可以完全取代的,因此尚可苟延残喘赚个辛苦钱。

 院线和影院彻底成了时代的眼泪,被互联网资本和订票App两头围堵,拿捏得欲仙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