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拉皮卡 作品

第254章 营垒攻防战

 第254章 营垒攻防战

 营垒攻防战是《木兰》里最重的武戏,西侧堂堂阵战,北侧惨烈爬城,东侧近战换命,三个方向三种风格。

 电影里三个战场是同时开战,拍的时候却是逐个拍摄,这也是2000多群演就够用的主要原因。

 这种战争大场面,需要在真实性与逻辑性之间谋求一种均衡,让观众既能感受到古代战场的混乱与残酷,又能一目了然地知晓交战双方的组织与秩序。

 后者,也正是战争与群架的最大区别。

 古代受限于科技和生产力,武器的破坏性和攻击范围都很局限,因此阵型的作用被极大地凸显。

 阵而后战,一直是华国古代兵法的第一要义。

 反映到古装电影里,就是开战前镜头下排列整齐的“阅兵方队”,以及铺天盖地的“箭阵”。

 不过到了双方实际接战之后,森严的军阵立刻土崩瓦解,双方的组织性也荡然无存,飞速退化为港城的古惑仔大战。

 背后原因简单归纳一下,不外乎以下三点。

 其一,真实的古代战争,冲杀在一线的猛将不是没有,但肯定不多。

 将者,将兵者也。

 身为一部将领,首要职责不是砍杀多少敌军,而是统御麾下士卒,有效维持旗下军伍的组织度。

 将为兵之胆,古代军史中多得是将领被杀之后所部瞬间溃散的案例。

 因此,古代将领身边往往会配备亲卫部队,专门负责保卫主将的安全。

 然而到了电影里,扮演将领的主角却堪称项羽复生吕布再世,个个都是冲杀在前的万人敌。

 无他,角色和演员都需要高光。

 而武戏里的高光,很容易被简单定义为砍人。

 想要加戏?那就翻倍砍人!

 主将不再坐镇后方指挥,而是亲临一线冲杀,底下士兵自然就会放羊。

 其二,列阵而战,镜头下的主角就变成了普通群演,那样一来戏份会不够分。

 一部电影时长就那么多,分配给武戏的部分充其量二分之一,几大段特写镜头七减八扣,留给群戏的时长非常有限。

 而有组织下的阵列交战,想要在镜头下交待清楚是非常耗费时间的。

 因为军队的组织,特别是接战后的组织,最关键的因素其实是通讯。

 拿千人规模的交战来说,从最高层的校尉,往下一级旅帅,再往下队正、伙长、什长,已经是5级指挥体系。

 军队的组织度,就体现在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上,先理解后决断再贯彻至手下军官或士兵,反应越快,军队的组织度就越高。

 理解和决断的水平,体现了军官的水准,命令贯彻到位的速度,体现士兵的训练度。

 正是因为古代信息传递的困难,两军交战往往旷日持久,接战之后打上个半天一天的都不是什么稀罕事。

 但是拍电影显然是无法完全写实的,如果每个层级的信息传递和命令响应都备细无遗,电影节奏会非常拖沓。

 而如果通过快切或蒙太奇剪辑的手法加快节奏,要么会让观众看得一头雾水,要么会极大地削减真实性。

 本来排阵型拍起来就麻烦,效果往往又费力不讨好,那么还不如直接拍成打群架,把精力投入到更加刺激的特写和近景镜头上。

 第三点,则是拍摄方式的局限。

 阵列交战秩序井然,如果真的能够还原到位,其实观赏性并不差。

 比如前装枪时代的“排队枪毙”场景,相关的电影往往都在影迷中有很高的评价。

 制服迥异的两支部队横排对轰,枪响人倒阵型不乱,战场上两方泾渭分明,观众很容易看懂并代入。

 这类电影对摄影组也很友好,两边都是又长又薄的横队,间隔距离也不过几十上百米,交战方式又是简单的站立开枪,取景非常便利。

 可是冷兵器战争就不行了,人又多,阵型既厚且密,多个步骑大阵自多个方向绵延开来,往往长达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