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2页)

 吴炜看看是西德经济时报。报上有篇文章,《西德经济奇迹》,文章介绍了二战之后的经济快速成长,注重科学技术,联邦德国政府鼓励科研部门与经济部门的合作,促进技术创新,使国家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由企业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并得到了国家的经济援助和享受优惠的税收政策。

 此外,西德还非常重视职工的业余教育,由于教育和训练,联邦德国就业的劳动者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水平普遍提高,再加上联邦德国人民的敬业精神,极大地促进了联邦德国经济的腾飞。

 然而西德经济1970年代遭遇了来自外部的强大冲击,尤其是美元走弱、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和两次石油危机。

 西德经济被迫彻底告别高增长和近乎充分就业时代,进入经济停滞、失业和通货膨胀高企的“滞胀”时期。

 随着西德成为全球汽车制造强国。加上拥有的机械设备制造业一直以来是西德的最大优势,也是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再有西德化学工业强大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源自其长期投资化工基础设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利发电等开发利用方面居世界领先水平。

 面对着滞胀,西德经济有望快速回暖。这些都是回暖的风向标。对此大部分经济学家都有相同的看法。

 吴炜看到这个报纸,下定决心入场。因为既然媒体占据大篇幅报道,那么政府肯定是有相对的政策或者说对一些产业有相应扶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