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粉丝汤 作品

63.第六十三章 回城。

    六月初一, 小暑。
 

    简雨晴懒散窝在躺椅上,吃着果子,准备悠闲度过一日。
 

    她想着再休息一日吧, 再休息一日她就收学徒开始工作。
 

    六月初二。
 

    看戏本, 吃果子。
 

    休息真好, 明天也要一觉睡到正午。
 

    六月初三。
 

    看戏本, 吃果子。
 

    六月初四。
 

    换了一本戏本, 吃果子。
 

    六月初五。
 

    简雨晴啊简雨晴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原本定下的收徒计划你都忘记了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明日开始收学徒干活
 

    六月初六。
 

    看戏本, 吃果子。
 

    六月初七。
 

    看戏本, 吃果子。
 

    简娘子眼瞅着回村里好几天,简雨晴还日日窝在院里那张躺椅上,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她想着,就让晴姐儿多休息两日吧。只是随着日子过去十天, 简娘子终于忍不住了“晴姐儿你到底啥时候开始培训学徒这都十天了, 再不培训咱们都得回城里去了。”
 

    张牙人还帮留着铺子, 等着相看。
 

    简娘子算着扑棱扑棱拍着翅膀飞走的铜板, 心里一直记着回去开铺子赚钱的事。
 

    基本变成胡雨晴的简雨晴懒洋洋。
 

    她漫不经心地点了点头“待我把手上的戏本看完罢”
 

    简娘子睨着简雨晴,不吱声。
 

    她冷不丁开口“反正你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 要不去见见人隔壁村的那位大媒婆, 前两日来寻我,说是”
 

    没等简娘子说完, 简雨晴蹭地一下坐起身来。她一边抱着一摞戏本就往屋里走, 一边嘴里嘀嘀咕咕“说起来也是该开始做事了,这些戏本先放回箱子里,等回了城里再看。”
 

    简娘子睨着女儿的背影,直至简雨晴窜进屋里才收回目光。
 

    瞧瞧那屁颠屁颠的架势, 唯恐自个把她绑了去一样。简娘子摇摇头,也没往日那般焦急了。
 

    晴姐儿有自己的主意,她管不住。
 

    再者晴姐儿不听话,还有云哥儿呢简娘子热情满满,转弯去找简云起了。
 

    很快,简云起也躲了进来。
 

    姐弟两人面面相觑,不得不打起精神开始做事召集报名第二批学徒的村民过来考核。
 

    这回报名的人数多到惊人可以说大半个河头村人都来报名了,甚至有些外村但姻亲在河头村的人也想来报名。
 

    挑挑拣拣,忙忙碌碌。
 

    简雨晴先婉言拒绝了别村村民,再筛选掉一批年龄过小或者过大,又或者在村内风评不佳之人,最后还留下一个惊人的数字。
 

    八十七人
 

    基本属于河头村剩下的所有人了。
 

    简雨晴万万没想到,连招个学徒都是困难的事。她捡来个板凳,踩在上头朝着众人说道“大家注意下,这回培训的吃食不是鸡蛋煎饼,而是葱油饼。”
 

    眼前的人群一阵骚动。
 

    比起名声大噪的鸡蛋煎饼,葱油饼的名气就要小上好多,甚至还不如手抓饼呢。
 

    “我知道大家来学习的目的。”
 

    “虽然我个人对这款吃食是有信心的,但我在摊子上一直售卖的是数量限定,带有豕肉馅的葱油饼,具体纯葱油的受众如何,我这里不能给出你们答复。”
 

    “你们回去好好想一想。”
 

    “明日再来给我答复吧。”
 

    次日,诸人一个不落,全部到齐。
 

    有了上次的经验,这回谁都不想错失良机。
 

    “晴姐儿,我们相信你”
 

    “对对对,晴姐儿说的肯定没错”
 

    你们太相信我,我压力很大的喂
 

    面对众人的信任,简雨晴心情还真是有点复杂的。
 

    事到如今,她只好继续筛选挑拣。
 

    从学习能力到态度,从工作效率到成果,方方面面挨个考核,终于筛选到三十余人。
 

    老实说,这些人各个能力都不错。
 

    勉勉强强再排除几人以后,最后简雨晴也没主意了。
 

    她扩充了最终人选,从里面选出八人做葱油饼,另外又选择三人做煎饼。
 

    即便这样,还留下十余人。
 

    简雨晴看众人失落,安慰道“其实你们也做得很棒,待下回有了其余品类,你们会是我优先考虑的。”
 

    简雨晴说得真心实意。
 

    落选的几人脸上勉强挤出笑,瞧着蔫巴巴的。
 

    简雨晴见状又补充道“我这回回城里以后是打算开一家食肆饭馆的,到时候”
 

    食肆饭馆
 

    落选的几人眼前一亮,登时兴奋起来。
 

    食肆饭馆需要的人手就多了。
 

    除去主厨外,还有帮厨学徒和杂役,前堂还有店小二和账房。
 

    且不说前堂的职务,后厨里所需的人就不是个小数字。落选几人听出简雨晴言下之意,不少人是满脸喜色的回了家,弄得家里人还以为他们是成功入学了。
 

    钱婆子也是其中一人。
 

    她还做了好食,特意让媳妇坐在上首“我的儿,你这回真给娘长脸我也算是有了底气,免得天天受卢婆子赵婆子的气。”
 

    黄娘子管着账簿,其余管束下面帮工的事则交给了卢婆子和赵婆子。
 

    钱婆子没少受气。
 

    如今见儿媳得了出摊的资格,她自觉扬眉吐气“明儿个我就去辞了帮工的事,往后我帮着媳妇打下手,咱们好好做生意”
 

    “阿娘,娘我没入选啊”
 

    “”钱婆子呆在原地,脑海里幻想的景象噼里啪啦碎了一地。她的脸色黑如锅底,不可思议地重复一遍“等等你说什么”
 

    “我,我没入选。”钱家媳妇站起身来,慌慌张张地说了自己欢喜的原因。
 

    钱婆子吊着脸,二话不说便端起桌上的好菜往里走。她一边把好菜都锁进碗柜里,一边骂骂咧咧“八字没一撇的事,这么高兴做什么真是个眼皮子短浅的。”
 

    “这也是好事”
 

    “都落选了还高兴成这样,我儿怎么娶了你这么个弄不灵清的女人瞧瞧人家春姐儿,宁哥儿几个,每月能给家里多攒多少铜子”
 

    “这回农忙收割,他们还找了人来做事就你还见着没鱼饵的鱼钩高兴呢。”
 

    “可是,可是”
 

    “别可是了,赶紧去老娘我织布去。”钱婆子看也不看媳妇一眼,气呼呼地出了门。她拉着几名好友诉苦,不敢说晴姐儿不公正,只说着自家媳妇没出息。
 

    有人无心,也有人在意。
 

    过两日便有人寻上门来,正是春姐儿的爹娘。他们借口自家女儿最近身体不爽利,做不来,而将摊子转让给了钱家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