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内阁的发展

古人对经济学是有自己的一套认知和理解的,问题在于缺少理论的提炼和总结,还有一些根本经济规律的宏观探索,至于现代的一些金融工具和手段他们自然更不知道了。毕竟经济不止是算账。

 沉默了片刻后,萧盼盼说道,“既然这个问题现在不能展开,那关于您的一些,对后世会有持续影响的政策话题也基本算是结束了,您还有什么问题吗?”

 朱元璋想了想,问道,“这些问题,萧姑娘是否都有解决的办法?”

 “有啊,您回头看一下我给您儿子的一些建议,本质上都是能跟着用的。关键在于您能不能让自己站到一个更高的位置上去。”

 萧盼盼坦率地说道,“之前已经说过了,就您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来说,您以休养生息,促进南北融合跟发展的国策都是对的。只是您试图把这些国策刻意的嫁接到以后的时代,这就必然要出问题了。所以,您愿意站在一个更高更广的角度去看待国家的发展吗?”

 朱元璋不置可否。

 马皇后见状,真诚地对自己的丈夫说道,“这天下并没有可以永传万世的王朝,有时候你就是想的太多了,而且想的东西还不一定对。”

 朱元璋眉头紧锁,其实很多事,通过光幕的回答他已经想开了,但心里终究还是有些不甘,主要是他的心里郁结了一股不服气的心绪。

 明明一切都设计的很好,最后的结果却是事与愿违,而这些不服气就正是来源于他曾经对自己这些设计的自信。

 如果不是这道未来的光幕,他打死也不会相信自己设计的东西会出问题。但一想到自己后代要面对的各种烂摊子,他也不可能真的就不管不顾的按照自己的执念去推进。

 “好了,现在想不通就先别想了,多听一些直播,也许能让你找到更好的方法呢?”

 朱元璋点了点头,其实他已经感觉自己抓到了某种东西,某种治理国家时需要去考虑的根基性问题。

 “别发呆了,赶紧给人萧姑娘打钱!”马皇后命令道。

 “哦。”

 萧盼盼其实对朱元璋能否想通并不是太执着,因为在他的时代,他能做的事其实并不多,这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情况决定的。

 想通想不通,都不耽误后续的大明接班人往更好的时代去迈进。

 她相信目前还是朱标的孩子,相信更多还是孩子的大明精英们。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但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时代的进步有时候就是这么黑色幽默,那些最先觉醒的人,往往都是这些“叛徒”。

 而萧盼盼要做的,就是持续不断地给他们提供歪理邪说就好了。

 “谢谢洪武皇帝的打赏。”萧盼盼微笑着答谢,“那我们接下来就和朱棣先生聊一聊吧。”

 萧盼盼话音刚落,朱棣第一时间就问道,“关于大明宝钞持续贬值的问题,你们后世有办法吗?不要详细回答。”

 萧盼盼扶额失笑,然后回答道,“有。”

 朱棣绷着的神经在此刻放松了下来,这个问题很大,他不急。平复了一下情绪后,他问出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问题,“内阁是怎么做大的,还有文官抱团的问题,未来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