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日出的月亮 作品

第227章 大唐的军事战略和地缘危机(第2页)

 萧盼盼顿了顿,“从我之前的直播内容中,你们应该深入的意识到了,资源禀赋决定着一个组织的力量天花板。当那些北境的少数民族,失去了这些即具备农耕条件,又适合放牧,同时又拥有大量人口和物资的地区时。”

 “他们就一定会陷入到长期的分散和内乱中。这样的部族是不可能对中原帝国造成多大的威胁的。”

 李隆基等待着,他知道萧盼盼肯定会有反转。

 “但是大唐又是不幸的,因为整个大唐的地缘危机从北方转向了西方,因为吐蕃崛起了。这个新兴的、野蛮的、统一的,具备强大中央集权实力,半农半牧的少数民族群体,逐渐对大唐形成了难以遏制的巨大威胁。”

 “关于吐蕃的崛起,发展还有遏制方法我之前说过了。在这里我要说明的是,崛起的吐蕃是怎样对大唐成立之初就定下的整个军事战略布局,带来了颠覆性破坏的。”

 李世民勒马,停步。他早就下定了决心,吐蕃不能留给自己这个时空的后代去解决。

 “大唐初期的军事战略布局,采取的是和东汉帝国类似的居重驭轻的战略,即强大的军队都集中在朝廷的手中,地方则尽量给予最大的限制。”

 “唐初军事力量的核心是府兵制,唐初的折冲府数量前后不断变动,大约都维持在六百个上下,其中关中就有289个,加上河东166个,陇右33个,可以说全国2/3的府兵都聚集在了大唐朝廷的眼皮子底下。”

 “与此同时,在均田制的作用下,府兵的后勤是完全掌握在大唐朝廷手中的,故而,不管大唐初期,中枢的政局怎么混乱斗争,大唐本身的秩序仍然非常稳定。”

 “府兵制是有代价,第一就是数量问题,府兵的数量看上去超过了六十万,但问题在于,府兵不是职业军队,是兵农合一,他们是兼职,他们有轮班制度!他们的对外作战和各种戍卫任务是不能集中的。”

 “也就是说,大唐朝廷能快速集结使用的军队,其实只有十万左右,即便遇到战事频繁,大唐朝廷搞大加班,也不可能玩出996制度来,这是军队啊,又不是打工人。敢这么玩军队,军队绝对反过来玩你。”

 萧盼盼哀叹了一声打工人的命运。

 “也就是说,大唐朝廷的核心主力部队数量,其实最多也就是在二十万左右,遇到大规模战事,去掉保卫首都和各战略要地的必须的人马后,机动兵力往往无法超过十万。”

 “这也是为什么李世民先生最喜欢玩精兵突袭模式的原因,大唐初期,威震八方,一会儿吊打突厥,一会儿灭亡吐谷浑,然后荡平西域等等辉煌胜利的对外战斗,都是采用的这种精兵模式。”

 “以定点打击,基本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之后,再通过政治羁縻的方式,控制广阔草原上。这样的方式,对于丧失农耕基地的草原民族来说是非常有效。但是这样的军事方针,能够凑效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你的对手都是可以被你当菜虐的。”

 “当大唐面对一个拥有同样农耕文明和坚固防守基地的敌人时,这一方针将大打折扣,如果对手还具备进攻能力,那将会变成赤裸裸的战略对峙。”

 “而这个时候,大唐的兵力都集中在首都附近,这就约等于边境处于不设防状态。你的对手就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对你的边境地区进行骚扰,消灭你的有生力量,摧毁你的经济基础。在这样的局面下,大唐必须改变自己的军事战略布局。”

 “于是,居重驭轻成为历史,一个个拥有强大军政力量的独立的军事重镇开始出现在大唐的政治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