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许人间第一流 作品

第491章 卷五 风暴起长安!


 第491章卷五风暴起长安!

 许敬宗的确不懂经商之道,但他此番的目的本身就不是为了经商。

 真当他要在大明王廷开妓院不成?

 闹呢?

 堂堂大唐官员,跑大唐太子的地盘上开妓院?

 纵使他许敬宗视财如命,也不至于做到这个份儿上。

 他之所以这么说,无非是开妓院需要的时间周期长,方便他在草原六城多逗留一些日子罢了。

 总不至于,他真拿长孙无忌给的银钱做生意吧?

 如此一来,长孙无忌还不得恨死他。

 说白了,开妓院就是一个争取时间的幌子罢了。

 “那老夫也不耽搁掌柜做生意了,来了些许时日,都在贵店养病,今日大病初愈,也想到处转转。”许敬宗说着,就吩咐人去柜台结算饭钱。

 李掌柜倒也没多说什么,说了两句场面话就看着许敬宗走出了客栈。

 “就这,还做生意?”眼瞅着许敬宗离开后,李掌柜摇头嗤笑,哪儿有做生意的不先打听打听城里铺面情况,自己一头扎进去的?

 当许敬宗在草原六城装模作样的寻摸商铺的时候,段纶等人也火急火燎的赶回了长安。

 既然李二让他们火速回京,他们当然不敢耽误。

 “陛下,纪国公他们回来了。”皇宫之中,有内侍向李二禀报。

 李二闻言,当即就站了起来,问道:“人在哪儿?”

 “这会儿应该到宫外了,正在等待陛下召见。”

 “传!”

 不一会儿,段纶等人便悉数到场。

 李二坐在两仪殿的宝座之上,看着风尘仆仆的一群人,满意地点了点头,这说明他们回京之后,什么地方都没去,甚至家都没回,便进了皇宫。

 “众卿都辛苦了。”李二一脸陈恳地说道,“此番路途千里之遥,众卿不日便已抵达京师,这一路怕是都辛苦了啊!”

 说着,李二还走了下来,拍了拍段纶的肩膀说道,“你也一把年纪了,何必急于一时呢?这要是将身子给累垮了,朕又当如何向高密交代啊。”

 “陛下言重了。”段纶听闻此话,心里很舒服,但脸上还是一脸的正气,“陛下急召臣等回京,想必是有要事吩咐,臣等岂敢拖延?

 不过是区区千里罢了,老臣还扛得住!”

 李二又拍了拍段纶的肩膀,但并没有说什么,而是走向阎立德,同样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

 “众卿此番出使,辛苦了。”李二突然说道,“来人,吩咐光禄寺,今夜,朕要宴请使团回京!”

 他这话把段纶都吓了一跳,这就有些过了啊。

 自古以来使团回京可都没这种待遇。

 “陛下,臣等惶恐啊!”当即,段纶便急忙说道。

 “臣等惶恐。”使团中其他的官员也不是傻子,见状急忙躬身施礼。

 这是把他们架在火上烤啊!

 关键是,他们真没立多大的功劳。

 李二倒是不介意这些,笑道:“众卿无需惶恐,尔等此番出使,却是为我大唐做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儿!

 尤其是纪国公,破家也要为我大唐买回如此利国利民的技术,实乃百官之楷模!

 一顿酒宴,何以彰显其功?”

 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李二支持段纶。

 此番段纶算是将半个朝堂的人都得罪了,要是之后朝堂上那些家伙发难,段纶难免会放弃己见,可李二不想放弃啊。

 久居高位之上,岂愿落于人后?

 段纶也是个人精,一听李二这话,当即便明白了。

 他如今还没遭受朝堂上那些家伙的围攻,虽然知晓其中的厉害,但毕竟没有亲身经历过,所以心中还是有那么一团火的。

 “谢陛下赐宴。”

 有了段纶带头,一众使团官员也只得拱手道:“谢陛下赐宴。”

 他们如今都是一条船上的蚂蚱,想要脱身,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也是李二的目的。

 他需要支持者,段纶也需要支持者。

 “说说吧,此番出使大明,可有何收获?”李二见状笑道。

 段纶下意识的就伸手准备将那封奏章给拿出来,不过李二却是摆了摆手,道:“奏章不急,先说来听听,大明王廷啊,的确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一听李二这话,段纶就明白了,这才说道:“收获很多,不过最主要的,莫属大明医院不可。”

 “大明医院?”李二疑惑道,“那是何物?”

 段纶详细解释了一番大明医院究竟为何,而李二是越听越心惊!

 好家伙,这要是真做成了,真就成了造福天下百姓的福音了。

 “不错不错。”李二点了点头,道,“高明知道以民为本,这一点就很好,若是天下百姓都支持他,那他的大明王廷就是铁打的!

 哪怕是慕容伏

允从地底爬起来,也无力回天了。”

 “殿下在这一点上,确实无可指摘。”段纶说道,“老臣在大明王廷的时间不长,但老臣却发现,大明王廷上上下下都有一股子别样的精气神儿,这股子精气神儿就连我大唐的百姓都没有。”

 “怎么说?”李二问道。

 他其实对大明王廷不算陌生。

 不夸张地说,每天至少都有一封从大明王廷传来的密信会放在他的桌案上,自李承乾在日月山落脚以来,每天如此,从不间断。

 不过那些密信多是说一些大明王廷官面上的事情,倒是很少说大明的百姓。

 “希望。”段纶想了想说道,“一开始,老臣也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汇来形容大明老百姓身上的那股子精气神儿,这还是偶然听殿下提了一嘴儿,老臣觉得甚为在理。

 殿下说,大明的百姓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没有活下去的希望。

 所以,这一年多来,殿下其实在有意无意的给大明的老百姓一个活下去的希望。

 当然,一开始只是活下去的希望,但随着大明的形势越来越好,如今更多的人,已经开始抱有了好日子的希望。

 这份希望,从他们脸上的神色就能看得出来。”

 “循循善诱?”李二闻言笑了笑,道,“没毛病,人嘛,在衣食无着的时候,需要活下去的希望。

 在能勉强为生的时候,需要衣食无忧的希望。

 当一个人到了衣食无忧的时候,自然需要更大的希望。

 说是希望,其实就是欲望,可正所谓,欲壑难填,高明如今可以用这个让整个大明充满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