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收徒(第2页)

 将人抱进来之后,先生开口问道,“你刚才说你知道,你若是回答不上来,可是要挨板子的。”他说完这句话,其他的孩子们都心有余悸的摸了摸自己的手。

 在这学堂中上学,说是上学,其实就是学习医药的知识,没有人能够逃得过先生的戒尺,就连最为乖巧、学东西最快的孩子都挨了几下。

 所以面对这孩子站了出来,他们觉得是解救了他们,可若是这孩子回答不上来的话,也要挨板子,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而这孩子却并不害

 怕,在家中的时候,由于自己的小弟弟进食的不香,所以娘亲时常讲茯苓的功效,加上自己之前经常在药房混了个脸熟,所以对于这两株药材的分辨更显得得心应手了起来。

 “先生,茯苓具有利水消肿,凝心安神的作用,常常用来煲汤的时候放进去,而土茯苓汤具有解毒除湿,通力关节的功效,但是土茯苓的话,一般情况只能作为药方而存在,不能作为煲汤而的东西而进行使用。”

 这样的一番话下来,让先生也变得慈眉善目了起来,手中的戒尺也放下了。原本以为这孩子是捣乱的,却不想他确实是知道些什么东西。

 只是他记得这孩子不是被他的朋友捡回来的吗?难不成私下还教了对方一点东西?那他怎么会不知道的?这个问题暂时被先生按下了,准备课后去问问。

 当下最要紧的是问问其他的药材,看对方是否真的知道?

 “三七与土三七的功效,谁知道?”老先生又开始问了。有人站了起来,将自己知道的说了出来,毕竟一个外来的孩子说出了他们回答不出的问题。

 要是真的一句话都不说,过后先生必定要惩罚他们。“三七是消肿定痛的吗,可

 以治疗跌打损伤,外伤流血。”

 小孩子也不甘示弱,说出了土三七的作用,“可以镇静安神。”

 “但这个药材具有毒性,未来在炮制的过程中要注意将毒性去除。”老先生补充道。

 而这下,老先生望着这孩子的表情更为复杂了起来,据他所知,自己的好朋友是收养了一个孩子没错,可也不会在短短十几天的时间中教会对方一点东西。

 小孩子的记忆他是知道的,记得越多忘的越多,这孩子难不成是个意外?想到这儿,他也没什么心思再去上课了,好在这节课已经到了时间,就让所有人放学了。

 等之后与老者商量之后,果然,对方只是将这孩子收养了回来,并没有教给对方什么东西。在细细的问了照顾他的人之后,对于这孩子则是更加喜欢了。

 一个人在熟悉了地方之后,能够不间断的跑去了解与学习,这是普通孩子都做不到的事情,会觉得繁琐,可他能够坚持下来,足以证明这孩子能够耐得住,并且是个聪明的。

 老者觉得这孩子不错,若是将他收下,即便是以后长大了愚笨,可童子功在,也差不到哪儿去,索性就将对方收为了自己的最小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