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泽山的李太后 作品

第三章 新房子新家(第2页)

李氏: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感谢村长娘子了。

周氏也是风风火火的人,过去没一炷香就回来了。

周氏:李家娘子啊,我跟张旺老娘王姨说了下,人家还巴不得呢,让你今儿就可以搬过去。

说着周氏就开始招呼看热闹的,附近的村妇们都过来帮忙,而李氏有点不知所措,还是张信这时候冷静说:娘,咱家也没啥东西,你看看哪些需要拿就让婶婶们帮着拿,最后的东西我来检查收尾。

李氏一下子明白了张信说话的意思,于是让几个村妇帮自己拿着锅碗瓢盆、衣服被褥,有让几个大点的孩子和周氏把猪、鸡、粮食都背了过去,而让张信美其名曰最后检查有没有遗漏。

破家也没有多少东西,也就半注香东西都搬完了,最后张信自己装模作样的说检查检查,看着都没人了才敢把床底下的钱罐拿了出来,但问题又来了,自己抱着这么一个大罐子出门肯定会被人看见,想了想只能先装书包里,晚上分批弄走。

可当张信想先把一贯钱放进包里又发现麻烦,书包放进去后,背起来钱挺重,很压肩膀,自己必须一只手托着才行

(注北宋1个铜钱约中4克多,1贯就是1000个,约4公斤多,一个7岁多小孩背着会有点吃力。)

为了防止意外张信把剩下的钱从新埋了回去,并把房门锁好。

于是迈着沉重的步伐去往自己新家。

新家离原先的房子也就50多米,在村口靠将那一边。

很快来到新房门口,以前经常路过从没进去过,只是知道张旺以前在鄱阳湖当兵也算是个小军官,5年前给家里盖了三间大瓦房,旧的土房则留着做厨房和猪圈。但去年剿匪张旺战死了。朝廷才多给了两个月钱粮几贯钱,可谁想张旺娘子拿着抚恤金丢下一家人跑了,现在只剩下张旺50多岁老母和1个9岁儿子,1个5岁女儿从。日常就靠老母给人浆洗,儿子去渔船上帮闲勉强度日。

(注:资治通鉴记载:军士抚恤除月给外,别赐两月钱粮。意思也就最多给三月工资)

张信背着钱小心翼翼进来,之前帮忙的村妇们东西放院子里后就走了。李氏正在收拾院子里的东西时候,看张信来了,张信连忙眼神示意李氏。

李氏立刻明白带张信去了左间大屋。原来张旺母亲王氏特意把左间的大屋让了出来,自己和两个孙子住西边小屋,而中间堂屋两家共用。

张信进了左屋放下书包,把里面的一贯钱拿了出来交给母亲。李氏也没顾着孩子,拿起一个小锄头就在床下挖洞,看着挖了一尺多深,就先把钱放了下去。简单盖了些土

李氏:虎儿,钱先不着急,把外面的东西弄进来,娘给你做肉吃,吃完肉。晚上我们再去把钱带回来。

就这样晚上李氏切了2斤肉,其他肉都用盐腌了起来,又煮了2斤米,做米饭。又让张信去找村口货郎买了点咸菜。

当晚张信母子、王氏及张旺的儿子张舟、张翠一起坐下来吃了个饭。

三个孩子也是很久没这么吃过肉,吃过大米饭,都是大口吃饭,吃肉,一点都不带停。

倒是王氏有点拘谨,不停给李氏夹菜就行老母亲给自家女儿夹菜一样。吃完后王氏也主动去洗碗收拾。

可能张信母子刚来,张舟、张翠有点怕生早早的躲进房里。而张信母子也是识趣的进了自己的东屋。

夜戌时三刻,母子二人确认西屋睡着后,偷偷回到旧屋,拿上包袱布把剩下的4贯多钱分成两个包袱,张信背1贯多,李氏背3贯。

或许是背着钱,两人像做贼一样小跑回家。

家里李氏把钱全部拿了出来,看着这么多的钱,李氏非常大房的计划起来。

月底赶集去德化城给儿子扯布做两套衣裳,家里买一些家具,农具也买几个新的

后院是江看着是不是买点鸭子或鹅

马上儿子要上学了,得买一些文房四宝。

经过一算5贯钱又不剩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