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泽山的李太后 作品

第十八章 科举(二)(第2页)

这一说刘内侍有点不好意思:哟,这点小事将军还惦记着,小人当时也是觉得将军一个人太小,看着和小人在家里的弟弟一样,小时候弟弟从田里回来都是我打着灯笼接的那时候弟弟也是觉得特放心特开心,于是想了想就陪着了

说道这是张信给刘内侍作揖了一下:看刘内侍也就比我父亲大不了太多,不如以后叫您一声伯父吧。

刘内侍:使不得,使不得,您是伯爵府的嫡孙,以后就是伯爵,我哪里敢高攀啊。

张信:没事,我俩私下这么叫,外人面前我还是叫你刘内侍。

批改试卷其实一个时辰就结束了,只是他们要专门禀报官家。。。

官家也是看了张信的试卷后有点愣住:这孩子大才啊,只是他的举措不能让外人知道,只能等他长大,坐了高位才能执行。

夜晚快到子时,一个小内侍跑到国子监说了一些。。。

这时候礼部员外郎司忠愿才过来说:恭喜,小公子锁厅试过了,只是到时候您的名字就不出现榜上,而是等消息直接参加殿试。

张信:啊,这样啊。那就多谢司员外了,也多谢刘内侍,多谢各位了。。。

国子监的小厮其实早早就把张信的情况告诉了伯爵府,但是家里还是等着。。

直到张信回到家里,这时候伯爵府开始放鞭炮起来,把附近的邻居们都吵醒了,其他家的一些小厮过来一打听才知道,张信锁厅试过了,现在就等上殿试了。

而一般殿试会选在来年的二三月,所以张信现在也不着急了。

可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庆历元年1041年

李元昊率兵10万从折姜南下,直抵好水川地区。

李元昊为发挥骑兵优势,采用设伏围歼的战法,将主力埋伏于好水川口,遣一部兵力至怀远城(今宁夏西吉县偏城)一带诱宋军入伏。韩琦闻夏军来攻,命环庆路副都部署任福率兵数万,出夏军之后,伺机破敌,张忠劝阻,西夏骑兵势大不该列阵对敌,当结寨阻击。

可韩琦不听劝阻二月十四日任福、桑怿引军循川西行,至羊牧隆城东五里处,发现道旁放置数个银泥盒,将盒打开,百余只带哨家鸽飞出,恰为夏军发出合击信号。宋军阵未成列,即遭夏骑冲击。激战多时,宋军混乱,企图据险抵抗。夏军阵中忽树两丈余大旗,挥左左伏起,挥右右伏起,居高临下,左右夹击,宋军死伤甚众,任福、桑怿等战死

张忠、武英部进至姚家川(什字路河口),亦陷入夏军重围中。自辰时交战到午时,宋军溃败,宋军将士战死10300余人。

张忠身负重伤,部将任福劝他突围,张忠大声喊道:“吾为大将,兵败,以死报国耳遂率领亲军为众将开路,战死。

任福,桑怿、刘肃、武英、王珪、赵津、耿傅均战死。其中王珪为行营都监,率4500人自羊牧隆城来援,被夏军击败。此役宋军几乎全军覆灭,但由于张忠的殿后,折继闵率了三千人逃脱。西夏军获胜后,李元昊闻宋环庆、秦凤路派兵来援,遂回师

消息传回东京城,全程镐素,尤其是建昌伯爵府,梁氏直接哭昏厥,而张信也几天吃不下饭,要知道家中最疼爱他的是这个便宜祖父,现在祖父战死了,他哪里能坐得住,本想弃笔从戎为祖父报仇,但宋朝是文控武,自己当武将估计会被文官欺负死。

二月二十一,折继闵带着张忠的遗物还有骨灰来到了东京城,他以子侄礼见了张家众人。

张家人虽然没见过他,但是书信中早早知晓定了他这个姑爷,等的只是张忠从西北回来而已,没想到现在却是一人归。

这次张家也算大伤元气,张忠身边的亲卫基本都是张家的子侄、家生子、李家的子侄、家生子,七八百人,现在也有十二三人回来,这算是把张、李两家的青年死了一大半,而张信那个表哥李中具本来也是去了西北,可是在年初时候遇到西夏斥候中了几箭,大战时候人还躺在延州养伤,躲过一劫,这次他也跟着回来了。

张家设置灵堂三日,京内大小官员、百姓络绎不绝,甚至很多战死者家属也来了,不为别的,张忠最后冒死为大家开了一条路出来。甚至最后战斗结束了,李元昊来到战场看着老将依靠长岛坐在了一颗树下,而身边则是上百受伤或者死了的亲卫。

李元昊让人救治受伤的亲卫送回延州,而张忠那边他亲自拔下箭矢,又给他擦去血污后找了几十个俘虏用马车把张忠的尸体和其他将领尸体一起送了回去。

摆设灵堂第一天,天使来了,官家下了圣旨,册封张忠为洛川候,梁氏为三品诰命,而张少贤则是继任洛川候,并担任河东路经略使,只是现在是丁忧期间,要延迟上任,可是日常丁忧是二十七个月,而武将则不一样,武将是不解职放假百日。也就是百日后张少贤才能去上任。

并且朝廷也因此役大伤元气,决定把今年的殿试改到庆历二年。

这一下让很多已经来到东京准备应试的举子们怨声载道,好在朝廷也有所准备,愿意留下的招待吃喝到明年,这一下让很多举子看到机会,纷纷去拜访同乡的官员,以便于获得更多的人脉关系。

而张信则是在张忠出殡后开始思索自己未来的道路,可就是这日外面门子来报:甄家少爷来了。

张信:甄复?这小子能出门了。

来到门口,看到唇红齿白的甄复对着自己傻笑,张信上去就是一脚:你tmd,上次被你家人打了,我还没找你算账呢。

甄复被踹了也不生气:大哥,大哥,小弟这不是来认错了吗,给你这个。

就看到甄复拿出一柄宝剑:这是我祖父当初随太宗打仗时候,太宗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