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泽山的李太后 作品

第三十一章 王则起义(第2页)

可当时贝州为永清军节度,是驻有大批军队的军事要地。因河北一带战争频繁,赋税繁重,贪官污更层层加码,横征暴敛,只闹得民不聊生,老百姓恨透了赵宋王朝,盼着改天换日,纷纷传言“释迦佛谢世,弥勒佛当持世。”于是弥勒教秘密结社,在河北的贝、冀、齐、德等州广泛活动,迅速发展起来

贝州知州张得一,更是一个贪得无厌德酷吏,一点正事不办,整天只知道吃、喝、嫖、赌向老百姓多要钱。各店铺卖的金银彩帛即应用物,他任意索取,概不给钱,害尽诸行百业。连驻军的薪饷供给也全被他贪污。因此人们都骂他是“绮罗裹定真禽兽,百味珍养畜牲”

当时在贝州、冀州一带流行一种宗教,叫弥勒教。弥勒教创立于南朝梁武帝时期,源于大乘佛教,教义认为弥勒下生成佛,反对把释迦牟尼当作佛。两宋之后,弥勒教与明教合流,叫白莲教,更为有名。王则接受了弥勒教,由于他有些小聪明,善于与人交往,又不甘心平庸,逐渐成为河北一带弥勒教的领导人。

王则任用小吏张查、卜吉作出周密计划,他们准备同河北、山东各州府同时举事,首先占领渲州上的黄河浮桥,截断朝延与河北的联系,防止京师部队前来镇压。然后建都大名府,与大宋划河而治。

由于串联范围广、时间长、涉及人数众多,保密工作难度很大。

九月时候,一名叫潘方净的信徒怀揣匕首拿着书信去见北京大名府府尹张信

张信也不知道这个人要干嘛,但既然有书信给自己那就让他进来吧,潘方净来到张信书房,只看到几个半大孩子在一旁忙碌,赶紧是家中书童吧。

张信:你有什么书信给我。

潘方净:这封信有点特殊,需要小人亲自给您解释。

张信:那就上来吧,上来吧。。。

张信这时候挺烦的,因为高家送信来说,高滔滔失踪了两个月了,他们担心去了张信这边。

这时候一个侍女端着张信的中午饭进来:府尹大人,该用饭了。。。

就在张信分神去拿食物时候,突然潘方净掏出一把匕首就朝张信刺去。。。

侍女:小心。。。

侍女一把扑在张信身上,匕首刺进侍女背上。。

而一旁书童的是志村大藏等人,看到主人被刺杀,他一刀过去把潘方净的手,斩断。

而门外的家仆,家将纷纷冲了进来。

张信:叫大夫,,这个狗东西看好了,别让他死了。

这时候张信把侍女翻过来一看,人已经翻白眼了,样子。。。。高滔滔!!!!

张信被刺杀,元城县直接封城。

而张信家里全城的大夫都来了,最后还是一个锡伯老巫医给高滔滔止住血。

锡伯老巫医:回主人,血止住了。我们族里还有一个法子就是腹罨疗法,杀了一头牛,并将牛的内脏全部掏出,把人塞进牛肚里。曾经契丹有个将军受了很重的箭伤,我们把他塞入牛肚里,救了回来。

很多大夫一听都傻了,认为这个方法匪夷所思。。。

直到一个老大夫说:此法我见过,29年前我去契丹游历时候见过草原人用这法子救过人。牛血起到了止血和凝固伤口的作用;另一方面,牛腹有保温作用,能够帮助伤者很好的恢复。

于是一头牛莫名其妙的病死了,而高滔滔被塞了进去,第二天张信还给他打了一针青霉素消炎

而展昭这几天审完了潘方净,原来王则准备起事,如果张信被杀,大名府一定会乱,到时候他们就可以趁乱拿下大名府

计划泄露,王则被迫提早起事,几天后趁知州张得一带领下属官员拜谒天庆观之际,王则率领起义士兵抢占了武器库,打开库房把武器发给参加起义的百姓,组成了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吹响了起义的号角,喊着号子直奔天庆观,去捉拿贪官张得一。

张得一闻变,大吃一惊,打马向保骁捷营逃去

保骁捷营内士兵也早已焚烧营门举行起义,喊着号子要捉拿贪官张得一

张得一走投无路,被王则捉拿做了囚犯。贝州通判董元亭被活捉后,因拒绝交出军资库钥匙,被士兵当场杀死。兵马都监田斌率领少数从卒边战边撤,仓惶出逃。

义军为防止贪官继续逃走,关闭了贝州城的四门。提点型狱田京、任黄裳带着官印和家属由南门鲍城而下,慌慌张张如丧家之犬,抱关鼠窜而去。

起义军打开监狱,释放了囚犯,并发给武器让其参加起义,这部分人多是苦大仇深,见贪官就杀。司理参军王奖、节度判官李浩、清河令产开、主簿王滦等一些贪官污吏都被愤怒的起义军当场杀死。

起义军到处是一呼百应,各行各业纷纷参加,拿起武器,杀贪官,除恶霸,大快人心,很快就占领了贝州城

义军占领贝州之后,推王则为东平郡王,建国号为安阳,改年号为得圣,以原州张峦为宰相,人为枢密使。城里12岁至70岁的居民都组织起来,旗帜号令均称“佛”字,人人面部都刺上“义军破赵得胜”六个字,以表示誓同赵宋王朝斗争到底的决战

张信得到贝州兵变的消息后,一面立即派遣大名府兵马钤辖郝质率兵前往贝州针压,一面立即上书奏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