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泽山的李太后 作品

第六十九章 西域攻略(下)

曹贤惠:少废话了,我现在是华夏军种谔大将军麾下,归义军也已经是皇家禁军了。

柳书庆:啊?华夏国为何如此待我等?

曹贤惠:说是归义军张家和当今天家是同族,我大哥现在已经是白虎军也就是咱们归义军的指挥使,并封了梁国公,享福着。。

柳书庆:那是。。。。太好了。

曹贤惠:现在少废话,种大将军大军就在城外,大将军说了你带人配合夺城,算你首功。

柳书庆:末将领命,独山、奇台二部的人跟我挺熟,他们也是被裹挟而来,我能劝降他们

曹贤惠也没管那么多让人在城头举着火把转了三圈。。。

没多久种谔带着的人悄咪咪来到东城外,曹贤惠把情况一说。

种谔道:那让投诚来的人左臂绑上白布,我们现在悄悄入城,敌人众多,我们无法全歼,只能直接击杀阿里等敌酋。剩下群龙无首,那就好对付多了。

柳书庆:我的人知道敌酋都在那里,我让他们领路。

此时城内阿里邀请了几个部落首领聚餐,他刚刚杀了几个人用来食用,聚餐目的还是想杀了其他部落的首领夺取他们兵马,之后再往西去不论是回自己的领地还是投靠谁家都可以。

其他借部落也不是没有聪明人,他们都带了部落精锐来赴宴。。。

可是阿里还是有点心浮气躁,其他部落的人才坐下,他就发难。。。

阿里率先一刀砍死一名部落首领,其护卫又砍死了另一个部落首领,这时候其他部落首领看情况不妙,联合起来跑了出去,而守在外面的各部人马突然看到城主府里起了火,知道动手了。。

而此时的种谔太过于谨慎,入城太慢,等开始进城时候,才发现城里已经乱做一团,奇袭的目的已经达不到了。。。。

于是种谔做出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做法,让归义军和归顺的部落人从东门而出,并在街垒上设置防线,同时挂出横幅和让人用铁质大喇叭喊着,放下武器从街垒过,即视为投诚,不然天亮后所有持有武器者就视为叛军,全部诛杀。

因为街垒是一点点向前修,加上夜晚看不清楚,有一些小部落畏惧华夏军军威丢掉武器从街垒中间穿过,一穿过就被士兵包围,按照每200人为一队打散分开关押。

一夜乱战后,阿里虽然杀了五个部落首领,收了2个部落的人,但其他部落的人要么逃了,要么战死,留下的不多,甚至种谔这边收拢的都比阿里收的人多,投靠就要投靠拳头大的。

这时候阿里也才知道华夏军进城了,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跑。。。

而种谔这边也表现非常奇怪,仅仅派了三千多步卒在城内驱赶,并没有一把全上了。。

等阿里带人从西门冲出,这时候才后悔了。。

种谔亲自带着骑兵从其军队侧翼杀穿,而阿里已经被华夏军吓破胆赶紧带着几百亲信没命的逃跑。。

三日后,一伙之前逃走的小部落的人来到城下,献上阿里人头请求归顺。

原来是阿里带人逃到这个小部落营地,进了营地就抢了吃喝。。

或许是人紧张加劳累后,突然停下来,大部分人倒头就睡。。。

而这个小部落的人恰恰跟阿里有一些私人恩怨,于是部落首领带人悄咪咪的把阿里的人抹了脖子,等阿里警觉时候,小部落的人已经杀入自己营帐,一顿拼杀后,一切安静了下来。。。

此时的燕京,张信眼里一片冷漠。。。

在东宫议政殿内,百官之首司空兼侍中楚国公曾公亮、兵部尚书卫国公韩琦、太子太师卫尉种世材、枢密使检校太师同礼部尚书富弼四人正同张信一起议事。

而五人中间却是跪着穿着囚服的狄青

之前在对付楚地王博叛军时候,轻敌冒进,损兵折将,而后驱敌战斗中他又毫无建树,于是在入蜀战役前就被河南行省内卫第四师师指挥使李璋临时接管了指挥权,然后被锦衣卫带回了京都。

张信:狄青,念你是国之柱石,军中宿将,故而你的事情,我也请了四位相公一起处置。

狄青直接拜倒:臣狄青谢过太子。

张信:韩相公你是管兵部的你觉得该如何处理。

韩琦:回太子,按照华夏律轻敌冒进损兵折将算是重罪,轻的要罢官夺爵,重的直接斩首。狄青轻敌冒进损兵2172人,都尉以上军官8人,校尉官2人。算是极重之罪,当。。。。斩。

曾公亮:狄青在军中,每当他出现时,士卒总会指着他互相夸奖赞叹,而此次兵败根据锦衣卫调查乃是团指挥万宪派人劫掠财务被叛军意外包围,狄青得知情况后也派兵杀退叛军,救出同僚,要算也就是一个御下不严的罪名,论不到斩首。

种世材:臣以为调出京师以便保全他的声誉,免得心寒了军中将士。

富弼:臣附议,建议夺去狄青枢密使官职,让其出任地方,算对他保护,也是让他躲躲清净

张信:那就狄青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衔,离京出知陈州

狄青拜谢完张信后就离开了,这时候在外等待的东宫班值王咸融走了进来:殿下、四位相公南边的锦衣卫送来情报。

一名锦衣卫百户风尘仆仆的走了进来,看到现场如此多的大人物有点腿发抖。

张信:咸融给这位百户拿椅子。

或许没有经历过朝堂,这位百户大大方方的坐下,之后他拿出背上背着的盒子,里面是几百张纸的情报。

百户:小人盛定,华南镇抚司百户,负责接洽南洋情报,此次带来了南洋诸国主要还是李乐那边的情报还有西辽在印度的情报。

张信:情报都拿过来给孤看看。

全部递上去后,盛定说道:这些情报知识纸上写的,有很多写不完,指挥使让小人可以口述。

张信:你说来。

盛定:太子殿下、各位相公,李乐自从南下后就夺了安南国大权,自封摄政王,甚至朝堂上安南国主都要坐他现在正西进一个叫泰的地域,但中间也有一些变故就是大理国帮我国对付巴蜀叛军时候,李乐的人乘机夺取了大理国南边的通海都督府、铁容甸部等五部,导致段正淳大军不得不撤回,以至王博有机会西逃入乌斯藏。。。此乃李乐情报,而细聊耶律洪基那边他劫掠了高昌回鹘的人、物后南下印度。以喀什噶尔为都,西进到了不花拉城,北面是阿克苏,而南边已经越过大山在去年后一路南下攻打伽色尼国拿下可不里(喀布尔),然后快速南下打下了海边重镇马克兰,直接让该国要灭国了,半年前该国的保护国塞尔柱人派了锡斯坦、克尔曼两行省军来援,西辽与其交战四次,两胜两平占了上风。但四次交战后西辽人的精锐损失惨重,契丹人为主体的军人不足2万人了。加上其北路火州人叛乱,于是他们通过海路派人来求援。

张信:他们也敢想,我国去那边万里之遥,怎么帮忙?

盛定:西辽人提出希望从北面契丹各部招人,2万人,草原部落招个5万人,故而此次西辽人送来了三十万两黄金,还有一些佛教宝物,其他宝石、玉器,他们弄了十几艘船,都是由阿拉伯商人送到广州港。

张信:孤知道了,你下去领赏休息吧。

盛定一走,富弼就直接说:殿下,虽然我国与西辽已经是盟国,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李乐再闹腾也是华夏人,但西辽不同,我觉得帮是可以帮,但也不能全帮,最好让其与塞尔柱突厥人一直打下去。

韩琦:臣也以为,我国征讨草原费时费力还容易招来其他归顺民族的抵触,不如征召他们去打仗,如殿下对待日本国一般。

张信:有道理,突厥人多以骑兵为主,用草原部落正好合适,最近两年草原部落生活艰苦,常有南下打草谷的事情发生。

曾公亮:臣以为不如和契丹人一起深入草原,建立几城,名义为胡市、招兵,其实就是安插钉子,而且还可以让出征的部落妇孺居住在城池附近。几年征战后这些草原人有钱了,那就会想过好日子,放牧哪里有进城当老爷好,而这时候他们的子女、妻子这几年已经会知道礼义廉耻,会之乎者也了。

富弼:曾相公是想用太子所谓的洗脑汉化教育?

曾公亮:然也,十年就能教育出一批草原学子,之后选他们为官,还是去江南、中原为官,再过一代、两代,除了姓名估计其他都是汉人了。

种世材:姓名!多少汉姓祖上也是曾经的蛮夷,现在不也都是汉人。

张信:孤准备在五原设置安倍都护府,同时在在拓建丰州(呼和浩特)为总后勤基地,之后在交通要道、绿洲所在建设35座城池,名义就是互市和保护弱小部落,同时请一些有影响力部落的子弟来城池读书,在各地学院设置专门名额给这些子弟中成绩优异的。

富弼:此法好啊,其他新归顺的民族如女真、卫藏、乌斯藏、青唐等地的人也通用。。。。日本。

张信:日本也通用,只是日本现在名义上还是藩属国。

韩琦:臣觉得日本从上到下已经被太子控制,不如搞个神迹让其归顺我国得了。

曾公亮:日本此国寡义廉耻,归顺我国。。。那不是粥里加了老鼠屎吗?

张信:还是执行绝子政策吧,征召日本人当海员、参军,然后移民汉地的人过去,尤其是单身青壮男子,汉人男子再矮也比日本人高一个头,如此威武雄壮的男人日本女人怎么不爱。。。日本男人不断减少,而混血的变多,慢慢等纯血日本男人没了,剩下的都是二代三代的混血子,看古之东夷现在不也是孔孟之乡了吗,南蛮不也是海贸之都。

曾公亮:那执行此事的必须是心狠手辣且干练之才。

张信:孝宽表兄现在任何职?

曾公亮:提点开封府界镇县。。。

张信:那就提拔他为日本宣慰司提举让他和瀛国公(江淮安)一起,5年内,日本名义归附华夏。

种世材:那高丽呢?

张信:让女真人去干,同时在其国内找个人替了王徽(高丽王)

半个月后,内阁发出任命:任命杨文广为北庭都护,同时成立北庭生产建设兵团,兵团人员全部来自契丹、中原汉人,该兵团政、军权合一,工、农、兵、学、商五位一体的半军事化组织和社会经济体系,归东宫下属农垦部管辖,农垦部尚书公孙策

同时任命种谔为西域都护府都护,成立西域生产建设兵团。设置一个师占一个府,一个团占一个县,一个连占一个乡,部队番号同步当地地名。

两大建设兵团的人员来源于兵团士兵及家族,并号召官兵全村、全乡搬迁,但过程是逐步过来的。

先是建城,然后开始吞垦,然后开始移民。。。按照张信的计划北庭以农牧、挖矿为主,西域以养马、种棉花为主。

同时张信还从各地学院开始陆续抽调千余教育人员过去,教育地区少数民族人民。并带动当地生产和生活水平。

只是建设兵团不会替代行政机关,只会配合工作而已,更确切像是一个大的商行或者大的地主,而不是一个行政单位

打开寰宇图,现在华夏周边只有一个高丽、一个雪区还不是华夏国的地盘,其他的西边有西聊作为屏障,南边有李乐作为屏障。

这时候张信把眼睛看向了三个地方:第一就是南洋那几个大岛:加里曼丹、爪哇、巴布亚、苏门答腊等,这些比较好说,派海军南下先占领几个重要的城池,然后移民,转化占领。

第二,那就是澳洲、新西兰,那边地方大,资源多,完全可以作为华夏的资源产地和牧场,到时候把一些游牧民族的人放过去,也不怕他们造反,再造反也就那一个岛。

第三,自然是心心念念的新大陆美洲,那边不像其他地方可以沿着海岛一路过去,或者有一些人去过,但还好张信有后世记忆,制定了沿着大陆架到勘察加再到阿拉斯加,最后到现在加州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