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酒何寻 作品

第二十三章 入仕

畅园宴过后半个月。吏部铨选。

 

郯州三兄弟全都通过了铨选。三人正式入仕了。只是分到哪个衙门、被授何职,还得再等一个半月。刘湶按照之前的打算,要在这个间隙回一趟郯州。顾琎之与他一道。二人在授职前再回京城。薛元诏没有动身回隼州,只是发了一封家书,权作报捷。

 

一个半月后。吏部授职。

 

郯州三兄弟全被分在了京师。薛元诏被分到长兴府尹署,顾琎之被分到御史台,刘湶被分到大理寺。三人均被授职从九品文书主事,负责整理文书案牍。

 

只是出乎三人意料,本次春闱第二、名气远盖第一的丁枥,“仅仅”被分到了刑部。唯独被授予正九品的文书主事,略微契合了他左尚书令之子的身份。

 

三个月后。

 

在长兴府尹署整理文书案牍一段时间的薛元诏,因为一次归整案卷时发现了一处疏漏,引起了署里的注意,又被授予“副缉事”一职,另事侦案缉盗。

 

九月之秋,天朗气肃。

 

长兴府尹署。上午辰时。

 

“元诏!元诏!”

 

府尹署内院,“缉事”李怀禀朝着北面一间厢房喊道。

 

“副缉事”薛元诏一边回应一边小跑出了厢房。

 

“怎如此拖沓?!”李怀禀眉头紧锁。

 

“缉事,你的配刃带了么?”薛元诏提醒他的上司。

 

“就一个买卖的争执而已。”李怀禀转身往外院走。

 

“报官的人呢?”薛元诏快步追上。

 

“让他先回去了。”

 

“是个什么人?”

 

“一间瓷器铺子的伙计。”

 

“报官是为何事?”

 

“三人因为一对青釉瓶起了争执。”

 

“何处的瓷器铺?”

 

“北六街。”

 

二人说话间从内院走到了外院,从外院走出了府尹署。署外侯着两个腰胯长刀的差役。一刻前,李怀禀到差役房征点了这两人。

 

薛元诏见这趟差事只带两个差役,问李怀禀一句:“今日只带两人?”

 

“跟你说了,就一个买卖的争执而已。带那么多人做甚?”李怀禀挥手,示意两个差役动身。

 

薛元诏便不问了,闷声跟着走。

 

缉事说几个就几个。反正案子是缉事主办,带几个差役,缉事说了算。

 

从府尹署出来的四个人来到了北六街。这是长兴府众多的繁华的街道之一,商铺云集、人流众多。

 

李怀禀领着三人来到一家四扇朱门的店铺跟前。“就这家了。”他边说边往店里走。

 

薛元诏和两位差役跟着走进店里。一进门就看见四个在柜台前激烈争吵的男人。李怀禀一眼认出了其中一个正是两刻前来报官的伙计。

 

伙计挡在一个男人身前,为男人遮挡另两个互互相指划的男人的乱飞的唾沫。看样子他应该是在维护自己的雇主,这间店铺的主人。

 

李怀禀箭步走上去:“何事争闹?”

 

店主看见公服在身的李怀禀四人进来了,离开伙计的庇护,抢到李怀禀跟前:“几位官人可算来了,求给评个理。”

 

“怎么回事?”

 

另两个对飞唾沫的男人,其中的黑衣男人见状,立即向李怀禀抢答:“这恶商还敢差人报官!正好官人来了,就给评个理。”

 

“评什么理?”李怀禀问他。

 

黑衣男人跳到李怀禀跟前:“昨日我来这恶商店里,跟他说好了,五百文钱买它一对青釉瓶,还给了一百文钱作定金。哪知今日过来取瓶,他却说不卖了。我问他为什么不卖了,他说已经卖给了别人。简直岂有此理!我让他卖给我,这个男人又进来了,要取这对青釉瓶,说是昨日已经卖给了他”黑衣男手指跟他对飞唾沫的青衣男。

 

“是这么回事么?”李怀禀看向店主。

 

“并不是这样。”店主却答道:“没说一定卖给他。”

 

“定金都给你了,不是卖给我还是卖给谁?”黑衣男人愤怒说道。

 

“给了你定金么?”李怀禀问店主。

 

“是给了一百文钱不假但并没说是定金,只当是个首付。”

 

李怀禀听不明白了:“这到底怎么回事?”

 

一旁的黑衣男人跳脚大骂:“你这恶商,简直岂有此理!!给你的一百文钱不是定金是什么?!昨日说好的定金,怎么今天就变了?!”

 

李怀禀按住跳骂的黑衣男人,又看向一旁的青衣男人:“为何又卖给你?”

 

“因为我出价更高。”青衣男人倒是直截了当。

 

李怀禀想了想,问黑衣男人:“你说一百文钱是定金,可有凭据?”

 

“并,并无凭据。”

 

李怀禀看向薛元诏:“元诏,你怎么看?”

 

薛元诏直接说出自己的看法:“此事是非十分明了。自然是这店主违约。他见有人加价,便违背先前的约定,又将青釉瓶转卖他人。这对青釉瓶理应归黑衣买主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