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酒何寻 作品

第三十一章 既遇良人,缘何不喜(第2页)

 

“嫂嫂,你怎么也不先给我说声呢?”丁妤儿撇着粉嘴。

 

“给你说了,你还来吗?”

 

“怎么不来?”晓儿插嘴道:“大姐你刚让小姐求的什么签呢?”

 

“自然是姻缘签了。”

 

“我才不想求这签……”丁妤儿一直撇着嘴。

 

“小姐,你可别怪大姐儿。你都十七啦!就算你不急,大姐儿也急啊!我也急啊!”晓儿“帮”杜菁菁说话。

 

“你很急吗?!你着急我先把你嫁了!!”

 

晓儿一听忙摆手:“小姐我可不嫁人!等小姐嫁了人我还要跟随小姐,继续伺候小姐!”

 

“再说把你嘴巴缝起来!”丁妤儿“狠狠”瞪晓儿一眼。

 

晓儿不敢和丁妤儿说了,只好又问杜菁菁:“那大姐儿,那竹签上面写的究竟是什么意思啊?”

 

杜菁菁还未“参透”师太给的“解释”,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来:“那签上写的,既遇良人,缘何不喜,意思是……既然已经见到了意中人,为何不欢喜呢……不是,应该是……既然已经见到了意中人,还有何不欢喜的呢……意思是说,你小姐的姻缘已经到了……”

 

“小姐的姻缘已经到了!?”晓儿比丁妤儿还激动。

 

“别胡说!!”丁妤儿赶紧打断了晓儿。

 

丁妤儿不敢再说话了,继续低头走路。

 

三人绕过青石墙,回到砾石地,上了马车。老张挥鞭,驾驶马车下山。

 

……

 

因为山路蜿蜒,老张驾车下山的速度比上山更慢,用了整个上山的时间才下山到一半。

 

正行间,道旁突然窜出一只白野兔,从马车前一闪而过。路面突然划过的一道白影,惊了拉车的马。

 

它嘶鸣一声,加速往山下冲去。

 

马车突然起速,车厢里的杜菁菁三人反应不及,跌落坐板,身子撞在车门上,差点掉出车厢。

 

老张拼命拽缰绳,想把发疯的马勒停,却无济于事。拿鞭子抽它,却跑得更快了。山路多弯,飞速下山,稍有不慎就会连人带车飞出山路,落下山崖。

 

老张拼命稳住自己,向身后车厢里的三人大喊道:“大姐儿,你们坐好了,马受惊了,勒不住了……”

 

……

 

山路的另一头,同样一辆四轮马车,此时正徐徐上山。

 

驾车的是长兴府尹署的差役窦荆,坐车的是长兴府尹署的缉事薛元诏、薛元诏的妹妹薛昀珺、御史台的文书主事顾琎之、大理寺的文书主事刘湶。

 

马车是顾琎之专门在城里租的。按照约定,他和薛元诏刘湶今日上山看枫叶。薛元诏又带上了薛昀珺,以及窦荆。顾琎之本打算自己充当车夫,但是新人窦荆毛遂自荐、一再坚持,要干这驾车的差事。

 

车厢里的四人里,这几乎是薛昀珺第一次跟她兄长的两位好友见面。尽管在郯州时她就知道了两人的存在。但是她对两人没有任何好感。在郯州的时候,每次一到学馆放假,大早的他们就来敲门勾薛元诏的“魂”了。

 

薛昀珺在车厢里一言不发,“冷眼”看薛元诏三人谈天说地。

 

“不好!”车厢里突然传来了外面窦荆的声音。紧接着马车停了下来。

 

“怎么了!?”薛元诏第一个下了车。他走到车头,问窦荆:“怎么了?”

 

窦荆抬手指向上前方。

 

薛元诏顺着窦荆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山路下山的方向,一辆马车正在疾驶。因为是下山的方向,它的疾驶显得尤为反常。

 

“马车失控了!”薛元诏立即反应了过来。

 

刘湶几人也下车了。众人见一辆马车对向疾驶而来,都意识到了危险。

 

山路并不宽阔,自己马车的右边就是陡崖。对向马车疾驶而来,万一擦撞到自己的马车,后果不敢想象……

 

“怎么办?”顾琎之问薛元诏。

 

“得让那辆车停下!”

 

“如何让它停下?”

 

“要不咱们还是跑吧。”刘湶插一句。

 

“不行!”薛元诏否定了这个提议:“人如何跑得过马?等它追上我们了,还是会把我们撞下山崖!”

 

薛昀珺一听,急得快要哭出来。

 

“那坐车?”

 

“那辆车的马应该是受惊了。我们的马跑不过它,照样会被追上。”

 

“那怎么办?!”众人等着薛元诏决断。

 

此时对向的马车越来越近,就要驶到眼前。

 

“解马!”薛元诏大喊道。他立即去解马车套马的绳索。

 

其余几人没懂他的用意,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帮忙!”

 

众人才上前七手八脚解开绳套。

 

薛元诏一脚踹在马的屁股上,把马往山下赶。

 

“把车横到路中间!”他又“指挥”众人合力将车拖到路中间。

 

此时对向的马车几乎已经到了眼前。

 

“往后跑!”薛元诏招呼几人往下山的方向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