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酒何寻 作品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升任冉州

九月。第五次收料的时间。

按照薛元诏的安排,邤县无一家出现草料被盗割的情况。

十月。第六次收料,也没有出现一例盗割。

大规模种植草料的第一年,尽管中途出现了曲折,但是结果总算圆满。

从武兴十六年算起,到武兴二十一年,五年时间,草料的问题总算解决了。

薛元诏证明了他当初的决定是对的,也让曾经并不看好他的人有了改观。

比如县丞汪崎。

……

十一月。一天上午。县令署。

县丞汪崎走进了县令薛元诏的书房。

“县令。”

薛元诏正坐着翻看公文,见是汪崎进来了,放下手里的公文,请汪崎落座。

“县丞有什么事情吗?”薛元诏问。

“我听说现在还有百姓到马监去,要求种植草料。”汪崎看似不经意地说一句。

薛元诏:“只是现在已有五万余亩地用来种植草料了,已经满足了马监所需了。”

汪崎:“现在所有人都知道种草料的收益比种粮食还高了。”

薛元诏笑道:“但粮食也得有人种。不然大家吃什么呢。”

汪崎陪笑:“主要还是县令用对了方法,现在都知道了种植草料的好处,都想换成草料来种了!”

汪崎这样说,等于是自己否定了当初对薛元诏的质疑。

薛元诏一听就明白了。汪崎服气了,这是来跟自己“致歉”来了。

“我之前对县令的考虑有过质疑,现在看来,是我浅薄了。”汪崎对他说道。

薛元诏并非得理就不饶的人,顺势给对方一个台阶:“其实你当初的顾虑都是对的。种植草料这件事情,一路做来,绝非一帆风顺,期间也出了许多问题。个中甘苦,只有我自己知道。”

汪崎:“但是县令最终是把这件事做成了。”

“可能也是运气吧。”薛元诏将他的成功归为运气。

汪崎:“县令太谦虚了!”

二人大笑。

薛元诏知道,这一刻,汪崎认他这个县令了。

……

十一月下旬的时候,薛元诏又去了一次马监。衡马和兆马配生下来的马驹已经超过半岁了,长势喜人,一看就是好马的料。这一刻,他如释重负。

至此已是他到邤县的第四年。他已经在邤县待了三年多的时间。

三年里,就为两样东西劳心费力:马、草料。

……

时间进入武兴二十一年的最后一个月。薛元诏在邤县的第四个新年要到了。

因为往返邤县跟永熙府实在耗时,三年时间里他没有回过永熙府一次。他是一县主官,撇不开身。

这次他又提前给窦荆放了新年假,让窦荆带上薛昀珺回一趟永熙府。薛昀珺去年生下了儿子,薛元诏升级做了舅舅。他让薛昀珺把儿子带给永熙府的母亲看看。

刘湶这次也要回郯州过年。他的儿子也是在去年出生了。也是带回郯州见见家中长辈。

这次在邤县过年的,就只有他一个人了。

这是他在邤县的第四个新年。

他会平常、又不平常地度过这个新年。

……

武兴二十二年。三月。

初春刚至,一纸吏部的命令到达了邤县。

命令跟薛元诏、刘湶、窦荆三人相关:

薛元诏,升任从四品冉州司马;刘湶,升任从五品邤县主簿;窦荆以僚入仕,任邤县县令署司功佐。

……

接到吏部命令的第二天,太子的信也到了。

信中,太子告诉薛元诏,吏部的命令是他安排的。他将薛元诏升为冉州司马,将刘湶升为邤县主簿,安排窦荆以僚入仕。他虽然给薛元诏升了职,但是让薛元诏在冉州继续关注邤县的马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