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鸿雪 作品

第77章 路在何方?(第2页)

 “就你屁嗑多!老这么憋着,俺怕憋出毛病!”

 文明心疼表哥是真的,连双关心师兄不掺假。平时一言不和,就动手动脚的兄弟俩,今天也犯了难。他们不知道用啥办法,能解开邵勇心里的扣,让他开眼前的纷纷扰扰,重新快活起来。

 “那你说咋办?”连双眯起眼睛小声问。

 “没想好呢!想好告诉你!”文明闷声不响,埋头干起活来。

 解铃还须系铃人。兄弟俩到现在还不知道,这盐从哪咸,这醋从哪酸?因此,一时拿不定主意,如何能把话说到邵勇心坎上。他们看出来了,现在,不疼不痒的话,打动不了邵勇。一个不小心,还可能碰了邵勇痛脚,呛了邵勇肺管子。他们明白,时间是一味良药。他们都有类似的经历。当时痛得不能呼吸,可经过了以后,也不过就是一片落叶随风舞,一瓣落花随水流。烦恼,其实都是自找。天上哪天没有云彩?你没看见,只是没在你头上。

 三天后,邵勇收到了翟倩兮写来的信。拆开信封,只有一张纸。邵勇快速浏览了一遍,大意跟陆晓青和金晓丹讲的一样,告诉他国家恢复高考了,劝他抓紧时间复习,不要错过千载难逢的机会。倩兮告诉邵勇,她已经报了本省的一所院校,希望能在大学里和邵勇见面。

 邵勇有一肚子话,想跟倩兮说。他想告诉倩兮,当他听到国家恢复高考,一个农村孩子,可以通过高考,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是多么的激动与喜悦。凭自己的能力,只要认真准备,他相信自己能够考上一所学校。跳出农门,迈进城市的门槛。不管将来怎样,他都可以离开南大洋,告别贫困与穷苦,远离父辈们的生活,不再延续他们的命运……

 可是,自己面对的问题又是那么具体,具体到每一颗盐,每一尺布,每一粒米。古代文人不愿意提钱,把铜钱叫孔方兄。钱是个好东西。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自己考大学,不是没一点把握,这些翟老师可给他开了小灶。虽然过早退学,可他在翟老师的帮助下,不仅修完了初中课程,而且,学习了高中的部分课程。可自己即便考上了大学,沉重的学费负担,压在母亲身上,她于心不忍。这一走,母亲不仅得不到照顾,还要拼命挣钱供自己上学。这对母亲来说,可以概括成四个字:有心无力!

 邵勇心中百转千回,暗暗诅咒着可憎的命运!为什么要给自己机会?为什么不让自己安安心心地和老辈人一样,做个踏踏实实的农民?为什么明明让自己看到了希望,又把希望无情地撕碎?高考,对别来讲是改变人生的机会,可到了自己面前,却变成一个可笑的误会!自己从没抱怨过命运,可命运为何要把自己捉弄?

 命运啊!难道不把自己折磨得遍体鳞伤,就绝不肯善罢甘休吗?怕影响倩兮的复习,邵勇什么都不能说。又怕倩兮惦记自己,他在信纸上只写了一行字:请放心!预祝成功!刘柳公社邮局门前,投递出信笺的邵勇,深深呼出一口气,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向公社大院。

 十二月份,陆晓青、金晓丹和翟倩兮,一同走进了大学考场。这是新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场高考。考生身份五花八门。他们之中有干部、有工人、有农民、有在校学生、有社会青年;年龄悬殊,小的十七八岁,大的三十多岁。有的涉世未深,有的情窦初开,有的却已成家立业,甚至拖家带口,然而,它却是对过去十年的代偿,迸发出无比巨大的社会张力。

 不久,传来消息。在舅舅帮助下,春杏进入鞍阳百货商店上班,成为百货商店的售货员,转了身份,吃上了公家饭。刘柳公社发展庭院经济现场会,也将抢在年前召开。南大洋村被公社崔主任选树为先进典型。邵勇作为农业学大寨的新型农民,要在大会上介绍经验。邵勇的搭档金晓阳,担任了南大洋发展庭院经济现场会解说。解说词出自邵勇之手,金晓阳拿到以后,也不得不佩服邵勇的文笔,暗叹:都怪你小子命不好!有这水平,应该去考大学啊!

 正像当初翟老师说过的那样:世界发展自有规律,社会终将向着人们期望的样子改变。面对旋转起来的世界,邵勇的路该怎样走呢?

 (第一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