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里茫茫 作品

64.第六十四章 躁动的春天

    晨起偶尔还有一丝冷风, 太阳起来后可就越来越暖洋洋了。
 

    南郑城里的小妇人头上渐渐就有了花,灵应宫里的女道们也开始蠢蠢欲动。
 

    解试的时间门快到了,南郑不仅是兴元府的府治, 还是利州路的州治, 地地道道的大城,来此赶考的人就超多。
 

    其中有声音还没变过来的天才娃子,也有皓首穷经的白发老学究,当然大家最推崇的还是那些二十岁上下的少年郎, 这些少年郎当中也有人气高名气大的, 来考一次试像走一回秀,花是要簪的,衣衫也不能敷衍了去,一张张雪白的脸儿, 再在酒楼上题一首词,甚至让歌姬们传唱不休的, 那就极风流,极体面了。
 

    甚至不光是年轻女郎,连女郎的爹妈也在慎重观察这一个个考生有没有今岁把握比较大的有没有那种被提学老爷们青眼相待的其中有没有没结婚没定亲的等到发榜之后再抢也不是不行, 可咱们家胳膊够不够粗, 力气够不够大哇
 

    仁宗朝有个少年郎, 三元及第那都不只是寻常富豪榜下抢婿,那是宫里最受宠的张贵妃的伯父亲自给状元郎架回家中, 死皮赖脸连蒙带唬也要嫁一个闺女给他到底还是让人家状元郎逃了,最后迎娶的虽说不是哪位后妃的侄女,可却是富弼家的闺女
 

    总而言之,整个利州路都在跟着他们一起躁动,不躁动的也有, 要么是没闺女的,要么是身份太高的。
 

    赵鹿鸣就不太关心他们的事,这群学子要是中举了,那就是奔着大宋的文官系统去了,不会给她当打工仔;要是没考中,一来人家还想胜败乃兵家常事,大侠还能从头再来,二来她也未必看得上这群卷不过别人的失败做题家。
 

    至于招来几个美少年,这就更没必要了。
 

    说起来有点奇怪,最近总有茶商给她送礼。
 

    送什么的都有,看得上的金银器,看不上的土特产,甚至还有人送起了美少年
 

    就是那种十五六七十八岁的,白皙清秀,识文断字,会唱歌,能弹琴,多才多艺知情识趣都是基本项了,然后还有几个分支,比如说某个美少年是特别擅弹琴,某个美少年是特别擅吹笛,某个美少年擅长
 

    她很有些摸不到头脑,猜了一圈没猜出来这群茶商送美少年是图什么这其中甚至有几个美少年不是仆役,而是自家子侄
 

    傻子都知道这群美少年没资格尚主吧
 

    她手里的茶引是拿来卖钱的,可是四川茶卖不上天价,哪里值得他们这么搞了
 

    几轮送礼的,总有一个口风不紧被她试出来的那个茶商甲说,帝姬手里的茶引,很贵重
 

    赵鹿鸣若有所思脸。
 

    除了南郑城里乱窜的美少年之外,解试似乎还带来了更多的变故。
 

    比如说她的安济院计划受到了影响。
 

    她原有这个想法,就是几座道观修缮得差不多,新任军指使带来了编制和军需预算后,她就准备进一步搞起安济院了。
 

    这东西其实是汴京早有的,国家拨款,让和尚道士们免费给贫病之人看病,虽说穷苦人是一分钱不花,白过来看病的,但这些出家人却不是白打工。相关部门会考核他们,一般来说如果几年里治愈上千人,宗教管理部门就会给他们发紫衣和相关文书。
 

    紫衣不用说是荣誉证明,既有世俗的荣耀,又有世外的荣耀,出家人人见了都心生欢喜,文书也不只是一张证明书,而是会给这位修行者经济上的补偿,比如说他去哪修行,哪座僧院道观就有多少亩土地免除赋税徭役的。
 

    新上任的道官是个野心勃勃的,一听说帝姬有这个想法,立刻就一拍即合,不用说修安济院能制造多少个就业岗位了,就说这事儿能给他带来多大的名望,那都是想想就起劲儿的
 

    赵鹿鸣也是这么想的。
 

    她拿到手的这副牌比较奇葩,属于左一步为父兄作嫁衣裳,右一步宗教战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就只能让兵士信道,但信得不是太激进;给兵士钱,但也不能按照我大宋的惯例给。
 

    符水也一样,有用,但不能长期就靠这个,更不能给百姓们引到宗教狂热的方向上去。
 

    总之,她力求将灵应军和她自己的形象维持在神霄派内高贵,但不会高过玉清教主的位置上刷起世俗的名望,给大家建立一点印象去除帝姬和灵应宫之主双重身份外,她在世俗意义上依旧是个很好很好的人。
 

    修建安济院,将灵应宫佃户里生了重病的百姓送过来妥帖照顾治疗,这算是比较安全的一步棋,废一点心力,但帝姬的精力是无穷尽的。
 

    然而安济院建设工程最近遇到点小小的困境。
 

    李素说,不知道是不是最近解试的缘故,什么都涨价了。
 

    她没听明白,“什么”都包括哪些项目
 

    李素就将他的册子翻出来,一页页,一行行地指给帝姬看他们自打来兴元府,一直在稳定地烧钱,有时大烧,有时小烧,扩军拿到编制之后并没有不烧,而是烧得更厉害。
 

    比如说她要囤粮,以前说是囤粮给道士们吃,囤得就不太多,粮价浮动不太显眼,现在囤粮给灵应军保家卫国用,囤得多了,粮价就涨上去了;
 

    又比如说她要订购各种武器装备,国家给预算发装备是没错,但发的都是新手基础礼包,她怎么也得再氪些才行;
 

    双比如说她大兴土木,别的不说,光是木料、木炭、砖瓦这些都有所消耗;
 

    叒比如说
 

    李素絮絮叨叨地说,偶尔喝一口水,偶尔唉声叹气一下,这其中可能有些是对学子们造成物价上涨,给灵应宫工程带来麻烦的不满,但也可能是单纯回忆起峥嵘岁月稠,他自己少年读书的那些美好时光。
 

    帝姬就没理他这些拟声词,而是聚精会神地听,聚精会神地想。
 

    李素媳妇走过来给他们添新茶时,忽然就多了一句嘴。
 

    “可怪着呢,我听左邻右舍说,今春就是什么都贵考生们都怨声载道呢”
 

    “这怎么可能”李素立刻反驳,“休听他们胡说,兴元府这一年无灾无难,哪里就会贵到如此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