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风波起

店铺中货物充足,生活用品和生产物资一应俱全,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

 “两位贵客,里面请。”丁权怀着激动地心情,伸出右手,引领杨太后和赵昺等人往内院中走去。

 在李公公的介绍下,后院堂屋内丁权等人连忙大礼参拜:

 “草民丁权叩见太后娘娘,叩见陛下。”

 “丁员外,平身。”杨太后说道。

 “草民丁权谢娘娘,谢陛下。”

 在杨太后和赵昺的再三要求下,丁权颤颤巍巍的坐在下手一个小锦墩上面。虽说客随主便,可眼前的两位身份特殊,极为尊贵。此时的丁权可不敢托大坐什么上位了。

 “老身听皇帝说起过丁员外的事情,今日一见,丁员外果然是深明大义。前日的事情,老身和皇帝都应该好好感谢丁员外一番。只是今日来得匆忙,并没有带什么礼物,还请丁员外不要介意。”

 这哪是高高在上的太后娘娘,简直就如同邻家老太一般和蔼可亲,丝毫没有架子。丁权感受到杨太后的平易近人,以及对自己的夸赞,内心十分激动,犹如云里雾里一般。

 虽然很是激动,但嘴巴不能停下来,面对大宋最尊贵女人的感谢,丁权慌慌张张地站起来,躬身行礼大声说道:

 “太后娘娘过赞了,草民实在当不得太后娘娘夸赞。说起来草民的这一切都是天家给予的恩赐,草民无以为报,草民唯有恭祝太后娘娘圣躬万福安康。”

 “好啊,若是我朝上下都如同丁员外这般识大体识、顾大局、明事理、知进退、懂感恩,皇帝也不知道能省下多少心思。”杨太后一边说着,一边扭头看了一眼赵昺。

 一个不经意的扭头,一个不被察觉的眼神,丁权感受到太后对赵昺的疼爱之情。此时的丁权又想到那颗颗人头,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让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大儿子行事一定要小心谨慎。

 一旦得罪官家就等于得罪了太后娘娘,雷霆之怒瞬间砸下,就只有身死族灭一条路了。

 “老身怎么没有见到你的令正和令郎呢?”杨太后看看左右,发现除了丁权都是下人模样,故而关切地问道。

 “回太后娘娘的话,贱内和长子丁如意都在高要县居住,还没有来翔龙府。次子丁富贵今日当值正在码头那边巡视。”

 古人说起儿子辈,一般都是介绍嫡出的,除非庶出的特别出众。嫡出、庶出在古代有着完全不同的待遇。

 古代一句“汝母婢”,是多少大户人家庶出者的心头之痛,挥之不去。

 古往今来身份都极为重要,没有好的出身,一辈子如何努力也达不到他人只需要一两年就能达到的高度。

 现在也一样。无他,起跑线上就已经输了。

 但这又不是代表了自暴自弃,得过且过。人生只要努力,哪怕只是一只小小鸟也可以飞得更高、更远。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当然了,赵昺也是庶出,但两位皇兄嫡出的那位被俘,另一位庶出的病逝,大宋皇位没人可选,只能轮到赵昺了。

 “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就是这个道理。

 “丁员外,这锦衣卫身份非比寻常,令郎一定要奉公守法,不然皇帝也是很难做的。”

 “请太后娘娘,请陛下放心。草民这个小儿子跟他哥大不一样,从小喜欢舞枪弄棒,加上草民也有些家资,便请来先生常驻家中不时教导一番。”

 “好啊,令郎既能识文断字又有武艺在身,将来必有一番作为。”

 “多谢太后娘娘,草民一定严加管教,让犬子报效朝廷。”

 对于丁员外的表态,杨太后点头表示赞许。

 杨太后几人不紧不慢地聊着,从丁家生意聊到翔龙府的变化,从百姓无依无靠聊到逐渐安顿下来。

 如同唠家常一般。

 时间过得很快,天色不早,杨太后和赵昺起身准备离开丁家铺子。

 临行之前,杨太后再三嘱咐丁员外一定要多种地,种好地。

 粮食、布匹、武器装备这才是乱世之中的硬通货!粮食又是一切的基石,更是一个王朝的命脉,没有粮食什么也做不成。

 故而,杨太后才会在粮食问题上再三叮嘱。

 一旁的赵昺则想到了后世的种子,真是一言难尽。想到了后世欧美的“ABCd”……

 马荬皮的!

 还有那一条小鱼,一条游来游去的小鱼,一条在水里游来游去的小鱼……

 (懂得都懂,不懂勿喷,谢谢。)

 说句不好听的,在这个年代哪个男人家有粮食,就能娶到老婆。有了老婆就有了娃娃,有了娃娃还差人口么?有了人口,百万大军都能搞到。

 可不是后世,几十岁的带着娃,彩礼十八万八……

 不干涉朝政的杨太后并不代表什么事都不管不问,更不代表什么事儿都不知道。

 相反历史上的杨太后相貌端庄,知书识礼,气度宽容,有才有德,堪称一代贤后。只不过在那亡国之际,杨太后又能如何?到最后宋朝大势已去,杨太后只能悲愤蹈海而死,时年三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