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铁老汉 作品

第1866章 倒霉催的空头们(第2页)

 粮本与粮票,自此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很多人应该都知道,一直以来,国内都有着工农业剪刀差的存在。

 说点能听懂的人话就是:通过压低农产品的价格,提高工业产品的价格,将工业和农业的利润,全部都留在工业体系内。

 有个专门的词汇来形容这个做法,叫:“结浓技工”!——自己领会吧。

 由于这个剪刀差的存在,致使农产品的价格一直起不来。当有关方面决定减小这个剪刀差,放开粮价的时候,压抑了多年的粮食价格,迅速拉升。

 从93年至今,粳米的期货价格,经历了三次大幅的增长。

 分别是93年下半年,从每吨1200元,上涨到了1600元。第二次是今年上半年,又从1600元,暴涨到了2000元。

 第三轮是六月中旬,也是第二轮涨价刚过去没多久,由于出现了南涝北旱的自然灾害,致使大米的产量减少,粳米的价格再次飞涨到了每吨2400元。

 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粳米的价格就从1200元,涨到了2400元,多头赚了个盆满钵满,那些赌粮价会下跌的空头,却亏的裤衩子都不剩了。

 空头们之所以这么头铁,是因为他们坚信,粮食价格关乎国计民生,有关部门绝对不会放任粮食价格飞涨不管的。

 结果粳米价格都快涨到天上去了,也没见有关部门插手干预,他们的期望一次次的落空,这会儿他们想死的心都有了。

 最终承受不住的他们,开始耍起了无赖,开始四处告状,到处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并且上纲上线,将粮食价格的上涨,往社会稳定上扯。

 空头们确实是拿捏住了有关部门的心思,他们的告状、举报、反映情况,动静闹得太大,逼的有关部门不得不出手干预。

 7月初,由四部委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赶赴沪市,调查这次的粳米期货交易事件。最后采取的策略是和稀泥,调查组希望多空双方协议平仓,让多头放空头一马。

 面对裁判员的压力,多头认怂了。沪市粮交所的粳米十月到期合约的持仓量,从26.7万手骤降到15.81万手。十二月的合约持仓量,从23.4万手,减到了17.39万手。

 俗话说,屋漏偏逢连阴雨,破船又遇顶头风,麻绳专挑细处断。

 还有句话叫,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要不怎么说那些空头就是一群倒霉催的呢。

 有关方面出手干预,想着救他们一命,可老天爷不愿意就这么放过他们。

 还没等空头们喘口气呢,今年8月,受天气状况影响,粮食减产已成定局。

 为保证本地的粮食供应,各地方纷纷控制或者减少粮食外运,大米供应短缺,再次导致大米现货价格暴涨。

 现货的价格,再次带着期货的价格飙升。现货和期货的价格双双上涨,就意味着,空头们不管是对冲平仓,还是实物交割,铁定都要是遭受巨额亏损的。

 无奈之下,空头们再次用上了老办法,满地撒泼打滚的继续向有关部门求助,要求他们再次出手干预市场。